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经济> 正文

新型美妆集合店吸引年轻客群

2025-07-19 07:01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新型美妆集合店吸引年轻客群

香港美妆零售巨头莎莎国际近日按下内地线下业务“终止键”。记者走访看到,位于燕莎奥特莱斯、首创奥特莱斯等商场的莎莎门店目前均已撤店。

不只是莎莎国际,丝芙兰、屈臣氏等风靡一时的传统美妆集合店均面临门店缩减、业绩下滑的窘境。与之相反,話梅、WOW COLOUR、THE COLORIST调色师等新势力品牌则凭借各具特色的新业态扎根热门商圈。业内人士认为,美妆集合店要想取得长足发展,需要对传统“人货场”策略进行升级,挖掘新消费热点。

莎莎国际全年业绩报告显示,截至3月31日,公司收入39.42亿港元,同比下降9.7%,净利润7700万港元,同比下降64.8%。不仅如此,该公司还宣布,6月30日前关闭内地全部线下门店,转向线上运营。

莎莎国际早在1997年就在港交所上市,因为具有关税政策的价格优势,一度是内地游客在港澳旅游时必打卡的美妆店。2005年,莎莎国际进军内地,在多个一线城市开设门店,高峰时期,该公司在全球门店超200家。彼时,美妆集合店的销售形式受到内地消费者大力追捧。同为港资企业的屈臣氏2004年开始在内地市场快速扩张,丝芙兰也在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

如今,屈臣氏中国区业绩已连续6年利润下滑,丝芙兰中国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9%至71.4亿元,净亏损扩大至6.46亿元。

丝芙兰中国在年报中披露,其净亏损扩大的原因主要是“线上市场竞争持续加剧,线下连锁受到挑战,导致收入及毛利同比减少。”电商的兴起是传统美妆集合店面临的挑战之一。

“同样的产品,在线上买能便宜好几十块钱,还送一堆小样。”家住朝阳区的胡女士告诉记者,数年前她还是丝芙兰的常客,然而现在的她更习惯蹲守在直播间里“买买买”。胡女士向记者展示购买记录,以雅诗兰黛30毫升持妆粉底液为例,在丝芙兰实付价格为470元,而她去年“双11”期间在直播间下单的到手价276元,还加赠40毫升小样。

除了丧失价格优势,这类集合店商品的稀缺性也在减弱。记者发现,在很多国外品牌未到中国开店时,上述美妆集合店方便消费者“一站式购物”,免去“海淘”的麻烦,省时便捷。而如今,各大商圈进驻了丰富多样的国际品牌专柜,到集合店选购已不是唯一选择。

这也意味着,价格敏感型的消费者,会直接选择在电商平台购买折扣力度更大的产品,而对价格不敏感的消费者则会选择在专柜购物。

艾媒咨询的一份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为5169亿元,而2025年则有望持续增长至5791亿元。这也意味着,美妆行业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其中,同样开设在线下场景的新零售美妆集合店正蓬勃兴起,抢占市场。

話梅的店面被布置成了硬核“工业风”;THE COLORIST调色师打造了五颜六色的“多巴胺”风格;WOW COLOUR则是清一色粉嫩的“少女风”……如今,各具特色、个性鲜明的新型美妆集合店吸引了大量年轻客群。

记者观察到,这类美妆集合店更加重视互联网引客作用。例如,不少品牌注重线上社群运营,往往在门店显著位置张贴企业微信二维码供顾客添加,“通过微信小程序、社群、公众号等,帮助我们在用户池里精准获客,用更低的成本更精准找到用户。”話梅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据显示,多家新型美妆集合店扩张势头高涨。THE COLORIST调色师母公司KK集团计划在2025年开设275家新店;根据話梅披露的数据,截至4月30日,其每周可接待17.5万名顾客。

“实体美妆集合店的转型已成为必然。”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表示,只有充分挖掘消费热点、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才能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赖阳也表示,尽管新型美妆集合店发展迅速,但仍面临流量获取成本高与收益平衡的挑战,也需合理克制扩张速度,保持健康的盈利模式。

责任编辑:张思宇(QX0007)作者:鹿杨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