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神赵子龙》编剧 网友喊你回家补历史

2016-05-05 18:49 海南特区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编剧,网友喊你回家补历史

4月26日《人民日报》第23版文艺评论,“看台人语”栏目刊发了署名文章《电视剧<武神赵子龙>“挂羊头卖狗肉”》:电视剧《武神赵子龙》号称“总投资2.5亿元、以全电影规格拍摄的大型古装偶像动作传奇巨制”,然而,从剧情和人物设置来看,这部剧或许称为“恋爱中的赵子龙”更为恰当。一部本应展现男儿勇战沙场终成一代名将的大剧变成三国外衣下的言情偶像剧,让许多观众大呼:求偶像剧放过历史!

“五一”小长假期间,《武神赵子龙》终于迎来了收官大结局,但“靁靁靁”的评价不绝于耳。钟禾

三个姑娘恋子龙,挂着羊头卖狗肉?

单看片名“赵子龙”三个大字,你以为和《关云长》一样,是一部三国人物传记片;当赵子龙掉落山谷,没死没残却能找到师爷学得绝世武功,你又觉得这是一部向金庸致敬的武侠片;开场就有三个姑娘想给赵子龙生猴子,争风吃醋让观众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酸味,你又以为这是一部言情剧。

真是有钱任性,该剧播出至大半时,观众们期待的“赵子龙勇战沙场,最终成为一代名将”的剧情仍迟迟没有出现,赵子龙在剧中更多是和女主角谈谈情说说爱,感情纠葛也让人着急:从小一起长大的柳擎儿、师叔之女李飞燕、杀父仇人之女夏侯轻衣,三个女人一台戏。操碎了心的观众表示,真想把这部剧改名叫《情圣赵子龙》。

七言绝句穿越了,你的语文及格吗?

剧情是否符合史实暂且按下不表,人物对白中的语文常识错误,也引发了网友的吐槽。亲爱的编剧,观众先问你一句话,你的语文及格了吗?

董卓杀进皇宫,赵安、李全劝少帝赶紧离开逃走,但是少帝死活不肯,还说了令人喷饭的一句话“何况董贼鸩(jiu)杀我全家”。亲,这个字念zhen,成语饮鸩止渴中的“鸩”啊。

赵子龙带着妹子乘小船观光游览,吟诗一首:“芙蓉照水玉波潭,两岸蒹葭映远岚。临风把盏宜弄箫,醉卧常山何忍还。”这首描写景色的七言绝句,堆砌辞藻骗骗小师妹,编剧突出赵子龙身上的男主角光环未尝不可,可是最大的问题是,编剧却把七绝硬从南北朝往前推几百年到了东汉!

中秋科举全篡改,三国历史哪去了?

该剧中赵子龙等众多人物毕竟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电视剧改编时显然不能太不尊重历史。比如,剧中有这么一出,吕布脚提重鼎惊呆众人,这时董卓直夸吕布“有温侯在我无忧,有我儿奉先在我无忧”。可是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吕布是在杀死董卓之后被封侯的,怎么可能还是义子时就是温侯了呢?“温侯”称谓由董卓亲自喊出,看得观众“尴尬癌”都要犯了呢!

又如,剧中一场戏,柳擎儿对赵子龙来了一句“快来,今天是中秋节……”另有一场戏,赵子龙向师叔李全求教,李全谆谆教诲他:“何不去京城考取功名。”这两句对白也是错得离谱。历史学和民俗学界普遍认为,中秋节最早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直至明清时,才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主要节日。那么,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哪里来中秋节这一习俗?“考取功名”一说,实际上指的就是科举制度,然而科举制度是隋唐时才开始的,东汉时期的选官制度乃是察举制和征辟制。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