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年终奖”刷爆朋友圈 火热高薪背后的冷思考_千龙网
编者按:

       年终奖可以很多,多到发宝马、奔驰汽车,年终奖也可以很少,少到只发一张回家的车票。然而,在我们都习以为常的“年终奖”的背后,却映射出不同的企业文化与不同价值职向的碰撞。

       在我们被“华为入职三年年终奖18万”这条消息刷屏的同时,羡慕者、妒忌者、阴谋论者一起浮出水面,然而当我们都在为“人家”公司争的面红耳赤时,我们似乎忘记了“年终奖”作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行业一年发展情况的缩影,而隐藏的独特含义。

制作:刘洪昌 李继业
2016-12-7 
近日,一篇有关华为年终奖的自媒体文章成了朋友圈里的“爆款”。文中提到,毕业生在华为工作3年,有15—20万左右的分红;2003—2004年左右进华为的,配股普遍小几十万股,税前分红大约60—70万;如果是2000年前进华为的,分红能过一百万……据此发放标准,计算出的年终奖总额将会有1500亿元。

到了年终这个敏感的时间节点,这样一篇文章让许多人意绪难平。尤其在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这些数字更是犹如一根根芒刺,于是乎,不少人开始追问:这是真的么?

据华为官方披露的年报资料显示,华为在2015年的全年销售收入为3950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营业利润接近458亿元,净利润369亿元左右。如此一对比,若以2015年华为赚钱能力来说,那么华为就等于白干三年给员工发年终奖了,这不科学,也不现实。

而华为在2015年底曾经预测了2016年的增长率为36%,其中2016年上半年超出预期达到了40%的增长率。然而,这么高的增长率仍然达不到1500亿人民币这一天文数字的“福利”。

那这1500亿究竟是什么?有报道称,按照近3年华为雇员费用的增长率来看,网上热传的1500亿很可能是2016年华为的雇员费用。

1500亿貌似有了着落,那华为年终奖总额到底能到多少呢?2014年的数据是125亿左右,这是华为CFO孟晚舟亲口说的。知名财税专家@马靖昊曾说:“华为人幸福指数第一,年终奖第一,富豪人数第一!在华为只要是有功的,华为都是用金钱给予补偿,而且是你在其他公司十几年都赚不到的数目!BAT公司根本也就只能仰视了!”

当然,这一切的背后,都是拼来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华为能给员工的好处,就是苦。据某华为离职员工在社交网络上披露的信息,华为员工每天加班是常态,周末例行加班,有拼搏才会有收获。网友@葛祥俊则称:邻居一小哥在华为上班,我至今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因为见不到人啊!

其实,早在今年5月,就有一份几乎一模一样的文章出现,也就是说,这篇文章不过是“再炒作”了一把。

有知情人对媒体记者表示,“我很奇怪他们从哪里得到这个结论,这些数据是不会对外公布的。”一位华为销售体系的工作人员也坦承“没那么夸张”:“老员工还差不多,新员工基本不符,17级左右的员工如果是在西非工作的话,加上补贴有100万。”而华为一位技术人员则说,从他目前接触到的来看,这应该是一则谣言。亦有华为内部员工直言,这明显是恶意造谣,在捧杀华为,对华为进行道德绑架。 

如今,社会上普遍吹捧福利,对于很多粉丝来说,看得很激动,好像是好事,但背后的逻辑并不简单。举个简单的例子,外界说华为员工人均收入80万,年终奖100万,这样的新闻披露之后,这些华为员工的家属和亲戚们怎么看?这对员工就形成了无形的压力,影响员工的工作心态。于内部管理来看,这样的“福利”对基层员工也会造成很多不满,觉得内部贫富差距太大,只会让员工内部分裂。 

华为一名员工的一句话就很是让人动容:你们不要再“吹捧”华为了,这很不华为。

然而,更耐人寻味的是,这则消息也是来自于一个P2P公司开设的公号。之所以要用一个“也”字,是因为无论是轰动一时的“杨改兰事件”,还是近期举国关注的“罗一笑事件”,背后都有P2P公司的影子。 

晶报在题为《这次,他们又拿华为年终奖来忽悠》的社论中称: 我们的注意力和情绪就这样被轻易调动着:某些营销机构精心策划,通过自媒体制造热点,朋友圈迅速传播发酵,一众媒体跟进再形成新一轮舆论热潮… 

文章还称,假如我们总是在这样的信息漩涡中旋转翻滚,这个世界就有点可怕和狰狞了。正如社论中所说:也许,我们真该从狂欢中抽离,好好审视和打量一下这个了不起的互联网时代,这个持续被各种成色不一的信息狂轰滥炸的时代。没有人会反对进步和潮流,但这样一个狂飙突进的奔腾年代,有时也会令人沮丧,比如并不纯粹的网络求助,比如浓妆艳抹的华为年终奖……

又到年终,年终奖总是一个绕不过去,也回避不了的问题,甭管你拿到手的多还是少,日子总还是要过的。在中国,年终奖的发放形式、发放金额等,用人单位拥有较充分的自主权。年终奖的多寡、增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宏观经济和特定行业的景气度。 

以2015年为例,尽管中国的白领们反映年终奖普遍缩水,但不同行业间仍有较大差别。当年某机构发布的年终奖调研报告显示,高者如金融业,比最少的行业多出近两倍。互联网行业年终奖均值也挤进前三,而汽车生产、制造业排名则较去年明显下滑。 

不同行业间年终奖的差距大,同一行业亦有不同,于是很多人认为自己“被平均”了。实际上,同一行业的年终奖也会因企业、地区、职务职位、业绩等不同产生差异。这印证了年终奖报告中的另外几个指标——不同工作年限、职位、城市、岗位白领年终奖有所区别。 

以房地产行业为例,2014年以前的很多年里,房地产行业年终奖经常位列前三。关于房企的“豪华”年终奖频频见诸于新闻:绿城集团售楼小姐拿下500万元的巨额年终奖;河南一房地产公司年终派送千万现金,员工要扛麻袋领钱等等。有媒体曾就此分析称,房企超高年终奖是中国经济转型的警讯。 

受行业调整影响,近两年房企发放的年终奖明显缩水。相关数据显示,与房地产市场2014年降温、2015年有所回升相吻合,房地产业2015年年终奖比2014年好转,但已不复“黄金十年”的“辉煌”。 

不过,就在2015年的多份年终奖调查报告中也透露出新气象,互联网通信行业、新兴产业、服务业等行业年终奖增长相对较快。以互联网通信行业为例,从2014年的年终奖行业排名第五跃居至2015年的第三,推动该行业发展的是中国超过6.88亿的网民,尤其是数以亿计热衷对着手机屏、电脑屏“刷、刷、刷”和爱好上网“买、买、买”的年轻消费主力。 

而这,正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缩影。虽然房地产、重工业等行业增长乏力,但消费领域和服务业向好,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国经济旧引擎减速的同时,新引擎已经开始发力。(千龙网据网络新闻、晶报、中国新闻网综合报道)


栏目介绍:

      《小题大作》是千龙网产经中心推出的一档新闻策划栏目,力图在小题目上做大文章,尽量挖掘新闻事件和热点话题背后被忽略的那些细节部分。面对纷繁复杂的“小道消息”,读者不仅需要郑重其事的小题大做,更需要火眼金睛的“小题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