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2月2日讯 一直在努力奔跑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过去一年收获了更多成绩。2月1日,记者获悉,经初步核算,开发区201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9.5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高于北京全市4个百分点。有速度更有质量,开发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841.2亿元,同比增长12%,产值总量、增速排名位居全市前列,总量占全市比重20%,对全市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8%,用发展成果贯彻落实了北京市委市政府将开发区作为北京市实体经济主阵地的战略定位。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今天的成绩背后,是北京亦庄一步一个脚印、下了一番苦功真功才取得的新突破。踏着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脚步,北京亦庄朝着高质量、创新、绿色生态之路奔跑,为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添动力、聚红利、增活力。
瞄准高质量之路,给经济“添动力”
AR(增强现实)技术加持的试妆试衣产品,外骨骼机器人、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机器人军团”,无人机、无人车……2019年年初,在素有全球科技产业风向标之称的美国拉斯韦加斯CES(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展上,首次带着大量“黑科技”产品参展的京东大出风头。
与此同时,在北京亦庄参与研发这些无人科技产品的京东集团X事业部供应链管理部工业工程师侯巍威,正忙着将京东无人科技项目搬到原三洋能源二期。侯巍威告诉记者,京东很早就在无人科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但一直苦于没有一个合适的研发场所。目前位于北京亦庄的京东总部大楼多以办公为主,而机器人研发、生产、实验等等需要独立空间,X事业部各个部门不得不分散在区内多地研发办公。2018年,开发区了解到京东的需求,再次牵头“腾笼换鸟”,将原三洋能源二期腾退出来的约3.3万平方米场地拿出来给京东集团X事业部专心做研发。“等今年6月份搬进去就好了,我们这些部门就都能聚集在一起,大大提高办事效率,以后不用开个会就得换楼栋!”侯巍威说,“我们将在无人科技领域集中发力,在新零售技术方面做一些填补空白的工作”。
开发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三洋能源原本为诺基亚生产手机电池,诺基亚撤离后,三洋能源也逐渐停产,两期厂房共5万多平方米闲置。“腾笼换鸟”工作在开发区启动后,高精尖产业在开发区落地。三洋能源二期已与京东达成改造租赁协议。京东拟在该园区落地研发无人科技相关的试制中心及生产装配车间,开展智慧物流和无人科技的研发和试制。
十九大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就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优做强。
除了保证现有土地上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开发区也在源头上把关引入什么样的企业进来。开发区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首先还是强调发展的高质量,如果什么项目都来,什么项目都要,不符合我们的发展定位。我们要走高端、高效、高质量的发展之路”。该负责人表示,开发区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填补国家空白、补国家短板等方面进行招商,在汽车及交通设备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上发力。
数据显示,四大主导产业为开发区经济增长添动力,2018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351.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92.5%,自2016年9月以来连续26个月保持在90%以上的份额,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率98.8%。其中,汽车及交通设备产业率先形成千亿量级,同比增长14.4%,为四大主导产业之首。企业的数据也印证开发区的发展。区内汽车龙头企业北京奔驰,2018年产销量连续9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发动机与整车累计产量双双突破200万,仅用两年时间便完成了从第一个双百万到第二个双百万的跨越。
盯紧创新之路,为企业“聚红利”
历经十年技术攻关,开发区企业凯因科技研制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重磅创新药“培集成干扰素α-2注射液(商品名:派益生)”日前获准上市,在业界引发轰动。得知这个消息后,开发区另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亦庄国际蛋白药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北亦蛋白”)总经理侯建华也颇为振奋。因为给这款新药提供产业化辅助性工具酶中试生产的,正是侯建华所在的公司。
什么是中试?侯建华告诉记者,对于药物开发来说,一般需要经过小试、中试、药理毒理、申报临床实验等几个阶段,中试是介于实验室小试和产业化之间的必由之路。对于其他领域来说,中试也是大批量生产前完善制造工艺、完善产品标准的工作。
北亦蛋白是国内唯一一家专门提供重组蛋白和抗体药物的中试放大服务的第三方平台,目前该公司有三个中试技术平台。其中,毕赤酵母表达纳米抗体技术平台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的空白。作为开发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北亦蛋白服务对象遍布全国。
侯建华表示,“北京亦庄生物药园有一个非常棒的公共平台,有很多大型医药设备比如质谱仪、流质细胞仪等,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支持,任何进步都是在平台支撑下取得的”。此外,开发区也给公司提供了近3000平方米的场地,这在别的地方是难以实现的。
北亦蛋白是开发区坚持科技引领,加速建设创新中心的一个具体案例。实际上,为了积极承接和转化科技创新成果,开发区研究制定中试基地认定办法。开发区还积极对接中科院、清华、北大等高校与研究机构的科技成果项目库。
为了让企业稳扎稳打走高精尖之路,开发区也为企业“聚红利”。开发区2018年出台《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实施办法》,将通过每年安排100亿高精尖产业发展促进资金,聚集“硬技术”,支持“白菜心”——高精尖产业发展,吸引代表全球产业发展方向和体现国家战略的高精尖产业落地发展。
就在2018年,开发区推进的20个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也取得阶段性突破。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正式挂牌,这是继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之后,由科技部推动建设的第二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此外,京东牵头的电商行业首个大数据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正式获批,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完成北京创新中心挂牌等等。
国创中心总经理原诚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创中心会引进先进技术落户开发区,并将产品在北京亦庄进行最早的示范、展示,同时影响全国汽车行业采用这些技术。“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些技术的应用也会逐步走向世界舞台,在北京亦庄驱动整个世界发展,”原诚寅说。
探索绿色之路,为幸福生活“增活力”
2018年夏天,在北京亦庄生活7年的法国人小安发现,凉水河边的蚊子明显变少了。傍晚骑着共享单车在河边遛弯,细心的小安发现,河边有一些小房子,里面经常有一些瓢虫、蜜蜂之类的昆虫进进出出。问了凉水河公园的工作人员才知道,这些是根据昆虫的不同习性,用木头、砖等材料搭建的益虫小屋,用“以虫治虫”的方式减少害虫数量,保障花草茁壮成长。工作人员也解释,凉水河边的蚊子减少,主要是因为经过长期治理,凉水河中的污泥被清理,蚊蝇没有滋生的河床,生态环境就变得更好了。
7年前,小安和中国妻子在北京亦庄安家,还在开发区开了一家网红西餐厅。小安告诉记者,开发区年轻人多,活力十足,“我真的特别喜欢北京亦庄,凉水河公园比欧洲一些大城市的公园还要美,在这里生活质量很高,感觉很幸福”。
小安在北京亦庄的幸福生活,背后是开发区一直在坚持高品质的城市建设,探索走绿色之路。2018年,开发区凉水河公园一期建成开园,增加了河两岸骑行绿道11千米,让和小安一样喜欢骑行的开发区老百姓受益。“河长制”责任落实后,得益于“一河一策”的工作方案,凉水河彻底洗清了南城“臭水河”的名声,甚至吸引了白鹭等环保鸟类在凉水河两岸安家。
为了打造宜业宜居绿色城区,开发区高强度建设绿色生态环境,执行最严格的投入产出、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等准入标准,推动气、水、声、土等污染综合防治。制定2019年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开展机动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三大污染源管控攻坚战,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空气质量改善任务指标。
开发区是全市高质量发展、产城融合、没有城市病的标杆。开发区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自从开发区建立以来,创业者们就把规划做得很好,一代一代的开发区人将“一张蓝图干到底”。北京亦庄在建成全市唯一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的基础上,还建立了高水平的教育、医疗、交通体系,建了七类住房体系,保障了职住平衡,让工作生活在这个区域内的每一个人都觉得很方便,很舒服。
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前进。开发区快速奔跑的同时,也扎扎实实保证经济质量。2019年,开发区正踏着春光,蹄疾步稳、行稳致远,一步步实现更长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