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1月23日讯(记者 刘雯) 1月22日,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准工坊和北京建院建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三联韬奋书店支持的“华盖下的智慧-准工坊斗拱瑞物展”在三联韬奋书店三里屯分店开幕,本次展览所推出的展品是以斗拱为主题,在现当代语境下融合使用功能的系列文创产品,是一次对中国传统智慧激活传承的尝试。
1月22日,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准工坊和北京建院建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的“华盖下的智慧-准工坊斗拱瑞物展”在三联韬奋书店三里屯分店开幕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为主,发展脉络清晰而丰满。其中斗拱所具有的结构和装饰的双重功效在一脉相承的生命流变中尤显此消彼长的境况。此次展览的作品曾先后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和模范书局展出。本次在三联韬奋书店三里屯分店进行的展览将持续整个2019年春节档期,到2月22日截止。
1月22日,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准工坊和北京建院建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的“华盖下的智慧-准工坊斗拱瑞物展”在三联韬奋书店三里屯分店开幕
考古发现周朝初期建筑就已出现了斗拱雏形,到汉代已有成组斗拱用于重要建筑;经两晋、南北朝到唐代健硕之“豪劲”,斗拱全面参与结构作用并且式样渐趋统一;宋代《营造法式》以“材”为构建模数,进一步规范了斗拱乃至整个木构架体系,将建筑境界推向“醇和”;经元朝至明清两代,斗拱的结构功能日渐消弱,全面呈现了从结构体系中挣脱而将整体建筑带入务实而“羁直”的情势。
1月22日,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准工坊和北京建院建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的“华盖下的智慧-准工坊斗拱瑞物展”在三联韬奋书店三里屯分店开幕
斗拱伴随着中国人的生活空间,经历了2000多年持续的迭代与轮回,进化成一套完善的智慧生命系统,随着近现代的社会更迭和文化变迁,这个智慧生命也慢慢沉寂......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准工坊主持人米俊仁向记者表示,准工坊建立斗拱研究机制,在纯正的传统技术与技艺中浸润,在鲜活的现当代价值逻辑下思考,凭着6年“手边营造”的沉淀和积累,经过180多天的产品研发,终于将“檐下斗拱—华盖下的智慧”重新演绎与赋能,以全新的方式推向大众生活,把蕴含在斗拱里的智慧,进行了一次全新的演绎!
1月22日,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准工坊和北京建院建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的“华盖下的智慧-准工坊斗拱瑞物展”在三联韬奋书店三里屯分店开幕
佛光普照
现存实斗拱物年份最早为唐代,于寥廖遗构中尤以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为典型。
现存东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 公元857 年),位于山西五台县东北三十二公里山崖下,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唐代木构建筑。硕大斗拱的与柱高的比例约为 1 : 2,出跳四跳,所有构件均有结构功效,支撑屋檐舒展深远...... 该遗构由梁思成与林徽因等营造学社成员于1937 年抗战前夕在田野考察中发现并初步断代...... 此事成为建筑学界一段传奇,并载得梁思成与林徽因一段最美韶华。
此为佛光寺东大殿外檐柱头铺作(斗拱)1 : 20比例模型。为力求精准,准工坊仔细研究参考了多种版本的测绘图纸及复原模型,工坊的两位大木作工匠分别制作了 1:20与1:4比例的研究模型,并请古建专家对最终图纸予以了持续的校勘和修正。连接处加入磁隼,在保留构件真实性的同时优化了拼装的感受。
高屋建瓴
本产品所使用原型为清式“单昂三踩平身科斗拱”,多用于殿堂或亭阁建筑,属于外檐斗拱。各部件均可拼装,适合儿童益智、青年静修、老人健脑;由原型斗拱的“正心桁”与“挑檐桁”衍化生成具有收纳功能的瓴瓶,其两侧均可开启,用于盛物、祭供和香薰等功能......值此新年之际瓴瓶内附赠手工雕版年画与福字,迎喜贺岁。
日月华章
本产品为一款专为迎接北京冬奥会而打造的吉祥灯具。以清式“单昂三踩平身科斗拱”为原型,采用透明导光材料,呈现晶莹剔透的冰雪效果;在冰凌一样的宝瓶内盛放了著名画家曹吉冈先生创作的湿壁画长卷《平沙万里》和《观沧海》的复制品,让时代的梦想更加绚烂多彩……
才高八斗
这款别致的小玩意儿,来自斗拱大家庭里的小不点----散斗。这八个散斗磁贴可以扮演多种角色,背靠背就能立住贺卡和照片,飞檐走壁时还可贴住便签和图画......更多用法等着才高八斗的您来大开脑洞!
大鱼斗拱
一款蕴含传统智慧与逻辑的益智玩具。整体脱胎于清式“三踩平身科斗拱”,并融合多种榫卯结构于其中,其玩法不拘泥于斗拱的复原构成,用大鱼吃小鱼的逻辑,引导孩子探索,从中体会榫卯的机巧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