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1月18日讯 为进一步提升2018年辖区市场主体年报质量,督促各类市场主体履行年报义务,提升年报效能,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近日,东城工商分局立足“早谋划、早准备、早部署、早宣传、早培训、早引导”,全面启动了2018年市场主体年报工作。
早谋划。在总结前三个年度年报工作经验做法、分析未报主体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辖区主体特点、区域特征,确定年报期间不同时期的宣传重点对象、宣传措施,制定阶段性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案,对2018年度年报工作进行全面规划。
早准备。为2018年度年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基础保障。一方面,落实硬件设施。各年报部门开通年报公示业务咨询电话、设置公用电脑供不具备上网条件的经营主体进行年报操作。另一方面,确保人员到位。各年报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年报咨询接待工作,及时解答咨询问题,指导来访经营者开展年报工作。
早部署。组织召开承担年报工作任务的12个工商所和北京站专题年报工作部署会议,对2018年市场主体年报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要求基层单位要充分认识、高度重视一年一度的市场主体年报,认清企业年报信息公示是搭建信用“一张网”的基础工作,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市场主体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经途径。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勇于担当的精神,全力抓好2018年辖区市场主体年报工作。
早宣传。确立“年报夯实信用、诚信引领发展”宣传语,广泛依托微信、微博以及网站、报纸、电话、短信、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媒介,以崇外商圈、东直门公交枢纽、北京站等商户密集场所为重点,向市场主体推送和传递年报信息,确保年报宣传到家到位,切实提高年报公示宣传覆盖面。同时,强调不履行年报义务的后果,监督市场主体早动手、早年报。
早培训。通过开展专题培训、业务指导等形式,加强对市场主体年报人员的业务培训,做到年报公示工作人员培训全覆盖。联合区信息办共同召开2018年度有形市场年报公示工作暨信用修复培训会。会上,工商分局部署了2018年度年报工作,就年报公示制度的意义、异常名录管理办法、抽查制度、网上年报操作及往年年报信息公示中易错点进行了详细解读;同时邀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经信委分别结合失信企业案例介绍了国家和北京市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详细阐述了失信企业的信用修复思路和流程。辖区23个市场主办单位及企业主体共计30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会。
早引导。联合分局登记部门推进企业、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工作,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渠道。积极引导停止经营活动或领照未从事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自觉退出市场。同时进一步加大“僵尸户”、“失联户”“空壳市场”等长期不开展经营活动市场主体的清理力度,挤干市场主体水份,提高市场主体年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