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经济> 正文

债务激增、内斗不休 三元78亿营收"小目标"还能实现吗?

2018-11-15 16:45 中新经纬

来源标题:债务激增、内斗不休 三元78亿营收

今年年初,老牌奶制品企业三元股份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2018年的营业收入要达到78亿元。然而,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该公司仅录得营业收入56.74亿元,虽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1.07%,但与“78亿小目标”依然相去甚远。

中新经纬客户端经简单计算后发现,三元股份2018年全年营收要想达到78亿元,意味着该公司今年第四季度的营业收入需较上年同期增长约48%,这对于三元股份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

营收增长乏力,负债大幅增加

三元股份的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北京牛奶总站,1968年更名为北京市牛奶公司。1997年,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并于2003年9月份正式在主板上市。

作为业内较早一批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之一,三元股份的业绩表现并不起眼,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都与伊利、蒙牛等行业巨头存在较大差距。最近两年,三元股份的业绩更是尽显疲态,不仅营收增长乏力,净利润更是连续下滑。Wind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三元股份在营业收入小幅增长的情况下,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下滑6.36%、34.61%。

三元股份最近两年的业绩情况。数据来源:Wind 中新经纬 闫淑鑫 制图

与此同时,三元股份的负债却在大幅增加。三元股份公布的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公司负债总计77.67亿元,较年初增加200.83%。而2015年年底,该公司的负债仅有18.11亿元。

有业内人士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分析称,随着伊利、蒙牛市场份额的持续上升,三元股份等其他乳制品企业在收入增长上均面临较大压力。

此外,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全国化运营已经成为国内乳制品行业的一大趋势,各个品牌都在争先恐后地进行市场布局,经营成本随之大幅增加。“三元股份营收增长缓慢,其利润难免会出现下滑。”朱丹蓬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

78亿“小目标”还能实现吗?

进入2018年,三元股份的业绩稍有好转。今年上半年,三元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7.95亿元,同比增长22.8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185.41%。

对于营收增长,三元股份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乳制品销售额同比增加;二是法国 Brassica Holdings 公司纳入公司合并范围。今年上半年,三元股份完成了对法国 Brassica Holdings 公司的收购。

朱丹蓬指出,对于三元股份来说,并购无疑是促进其业绩增长的一个比较直接的方式。

不过,有了法国 Brassica Holdings 公司的加持,三元股份的“小目标”就能实现了吗?三元股份近期发布的三季报数据显示,2018年1-9月,该公司录得营业收入56.74亿元,虽然较去年同期增长21.07%,但与年初制定的目标仍有一定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三元股份两家子公司为抢占市场“内斗”,受到了业内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截至目前,该问题仍未完全解决。

朱丹蓬分析,出现这种内斗或与三元股份的顶层设计有关,“可能涉及到市场规划和公司中长期战略,否则不可能出现两家子公司去争夺同一个地区的经销商,造成整个渠道混乱。”

同时,朱丹蓬指出,若内斗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势必会影响到三元股份2018年的业绩。(中新经纬APP)

 

责任编辑:刘雯(QF0023)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