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经济> 正文

[砥砺奋进的五年]北京经济发展质效双升:人均GDP达11.5万元

2017-06-19 08:24 千龙网

千龙网北京6月19日讯(记者 刘洪昌) 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我们该怎样建设首都?又该如何处理好“都”与“城”的关系?这需要系统谋划、科学回答,也要与时俱进、探索前行。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素芳在介绍五年来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时表示,过去5年,北京市开启了一条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向“疏解功能谋发展”转型的新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科技创新动力、国际影响力迈上新台阶,首都发展步入了大调整、大提升、大协同的新阶段。

数据显示,5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3%、地区生产总值达2.5万亿元,年均地区生产总值增加1729亿元,相当于1996年全年的经济总量,人均GDP达到11.5万元。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近九成

 “舍弃白菜帮,专心做好白菜心”,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此期间,服务经济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总部经济一样,成为了北京市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突出特征之一。2016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2万亿元,服务业年均增长7.6%、占GDP比重80.3%、对经济增长贡献近90%。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服务业占比超过80%的省市。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一万亿、占服务业半壁江山,创造了全市37%的税收。

作为由传统老工业基地向服务经济主导的绿色生态新区转型发展的典范,石景山区于2010年8月获批成为全国37家“十二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之一,目前已实现了以现代金融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休闲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加速发展。位于西长安街延长线上的京西商务中心,是石景山建设国家级绿色转型区首个呈现的高品质载体,将重点引进金融、证券、保险等大集团总部企业入驻,全力打造长安·金轴商务地标。

在石景山区发改委产业科科长邓磊眼里,石景山正在实现凤凰涅槃式的转型新生。数据不会说谎,2016年,服务业以16%的能源消耗贡献了全区69%的经济总量,GDP占比相较2010年提高1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3.5%,成为支撑全区经济稳定增长的核心动力,有效弥补了2011年初首钢钢铁主流程停产所带来的缺口。与此同时,服务业实现区税收44.6亿元,增长152%,吸纳就业比重近70%。

于2011年设立的“北京服务·新首钢”股权投资基金,累计完成16个项目投资。在超过6亿元的投资金额中,1.5亿元的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社会投资45亿元,放大市政府投资30倍以上,重点支持了一批现代金融、节能环保、科技服务类企业发展,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产业升级促进平台。

“十三五时期,石景山区将继续深化改革,力争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2%左右,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左右。”邓磊说道。

此外,服务业在消费主导型经济特征中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觑。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始终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只要着力点,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在7成左右。到2016年底,全市总消费达1.99万亿元,其中服务消费近9000亿元、占总消费的45%,今年1-4月进一步提高至55.8%,成为消费增长的主动力。

探寻首都创新发展的“新突破”

 “这个是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待它建成后将是全球最大的光源,亮度要比目前瑞士最先进的光源高10倍,比美国高70倍,可满足前沿科学和工程应用等领域的研究需求……”怀柔科学城管委会筹备办的工作人员指着沙盘上的一块圆形规划建设区域向记者介绍说,到2024年左右,这个光源建成后一定会成为北京又一大地标。

而这,也不过是怀柔科学城在打造宜读、宜研、宜居、宜业的绿色生态智慧人文科学城征程中的冰山一角。

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与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相比,怀柔科学城要抓“突破”。去年11月,《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已印发实施,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建设好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开学中心。今年5月25日,科学中心建设方案已获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将会部署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到2020年,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开学中心建设的成效将初步显现;到2030年,全面建成世界知名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我们于今年3月1日启动核心区二期征地拆迁工作,总面积达5385亩,历时95天完成了非宅腾退,为明年‘北京光源’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工奠定了基础。”怀柔科学城管委会筹备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支持怀柔科学城建设,市区两级部门联动创新科研项目审批方式,加快审批进程,确保了材料基因组、先进光源等5个院市共建交叉研究平台于5月全部开工。

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道路上,北京不乏竞争优势,也不缺增长动能。“三城一区”建设,已成为首都创新发展的主平台。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超过60%,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连续15年在5%以上,2016年达5.94%、位居全国首位。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技术合同成交额流向外省区市和出口的占比达71.3%。

这里同样是“双创”的沃土。全市众创空间达220家,其中125家入选国家级众创空间,居全国首位。数据还显示,每万人创办企业数达到102.2家,平均每天新增科技型企业219家,科技型企业达到43.2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1.6万家。

协同发展在三大领域率先突破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京津冀“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已经开始打破。而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被认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

“疏解非首都功能,需要控增量,也需要疏存量。”其中,在控增量方面,严格执行禁限目录,不予办理的工商登记业务数量累计达1.7万件,月均不予办理的新设市场数逐年下降,适宜发展的金融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科技服务业则同比分别增长12.77%、26.76%、22.53%;在疏存量方面,累计关停退出了1341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提前一年超额完成2013-2017年关停1200家的任务,累计调整疏解353家市场和物流中心。

与此同时,实施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全市范围内禁限行业达到55%、城六区达到79%。但是,越来越少的产业领域、越来越少的能源消耗却支撑了稳定的经济增长。2016年万元GDP能耗为0.283吨标准煤、下降4.8%,万元GDP水耗为15.6立方米、下降4.8%,能效水平位居全国第一。2012-2016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累计下降23.3%、24%,是全国唯一连续11年超额完成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省份。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京津冀一体化迈向现实,并在交通网络建设、生态协同治理、产业对接协作等三大重点领域实现了率先突破。京津冀“联合舰队”扬帆启航,正向着光明的彼岸远航:

建设国际一流航空枢纽,新机场航站楼混凝土结构已封顶;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京唐城际、城际铁路联络线等正在加紧建设;完善便捷畅通公路交通网,2016年底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

制定实施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两年实施方案,联合发布首个环保统一标准,实现区域空气重污染统一预警分级、应急联动、共同应对;环首都国家公园体系加快建设,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持续推进、122万亩张家口坝上地区退化林分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成效显而易见,京津冀13城市PM2.5、PM10平均浓度较2013年分别下降33%、34%。

在产业对接协作方面,构建“4+N”的产业合作格局,累计签约工业项目60余个、涉及投资约1000亿元,2016年北京企业在津冀投资额较2012年增长了3.1倍,北京向津冀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较2013年翻了一番。

不仅如此,在对接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方面,北京把雄安新区建设当成自己的事,将主动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交通互联、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规划对接、政策衔接,形成雄安新区与北京中心城、城市副中心功能分工、错位发展的新格局。

改善民生重在提升居民获得感

 让城市发展更美好,归根结底还是要让居民生活变得更美好,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增强百姓的满足感和获得感。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5年来,北京90%以上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用于民生改善项目,累计安排1410.4亿元用于改善生态环境和城市交通项目。

根据市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五年投资年均增长7.4%,规模突破8000亿元,以生态环境治理、轨道交通建设、保障房建设、公共服务均衡等为重点基础设施投资占比逐年增加,由2011年的23.7%提高到2016年的28.4%,今年1-4月基础设施投资占比达31.1%。

在“蓝天保卫战”中,北京城市核心区基本实现了“无煤化”,全面关停四大燃煤电厂,成为全国首个全部实施清洁能源发电的城市。全市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年均浓度较2012年分别下降23.7%、64.3%、7.7%、15.6%。今年1-4月,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76微克/立方米,在京津冀13个城市中位列第4位。

在缓解交通拥堵方面,五年累计安排城市交通项目达612.4亿元,其中2016年173.9亿元,是2011年的2.23倍。值得关注的,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574公里,位居世界同类大城市前列,在建里程超过300公里,为历史之最。工作日日均客运量从2011年的646万人次增加到2016年的1119万人次,轨道交通出行已成为公交出行的主要方式。

“十二五”期间,北京保障性安居工程100万套建设筹集任务已圆满完成。2016年全年新开工、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5.6万套,竣工6.4万套,公开配租配售9.7万套。今年计划筹集建设保障房5万套、竣工6万套。

此外,不断提升教育服务供给能力,实施两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一轮中小学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4万个、增加幼儿园850个,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200所、新增学位16万个;不断完善城乡全覆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成10个区域医疗中心、53个区域综合医联体,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团队3587个,为840万市民提供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养老机构数从410家增长到470家,增长14.6%;养老床位数从8.1万张增长到9.3万张,增长15.9%;“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已覆盖87%城市社区,建设提升便民商业网点2824个,网点连锁化率达到29.4%……

那么,居民的“钱袋子”是否充盈呢?数据显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7%、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7.7%,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与此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年下降,2016年为1.4%,较2012年下降1.9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张博(QF0005)作者: 刘洪昌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