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的国家战略。
三年来,北京各市属国企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历史性工程国家战略,从顶层设计到全面实施,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
北京城建集团施工的北京新机场主航站楼主体结构提前封顶,河北机场集团公司纳入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管理,京津冀机场一体化运营管理机制初步形成……
北京现代沧州工厂车身焊接车间内,299个机器人组成的自动化程度极高的生产线将一辆辆汽车成功组装……
同仁堂安国项目一期中药材加工车间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中药材原料将被加工成中药材精料、饮片和颗粒饮片……
以融合促发展,以协同提活力,北京城建集团、北汽集团、同仁堂集团……,一家家北京国企三年来的发展历程凝结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的一个缩影。
近日起,千龙网产经中心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协同发展这三年 首都国企在行动》,为您展示北京市属企业在三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喜人成果。
【协同发展这三年 首都国企在行动】系列报道——
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国企华丽转身跃入新蓝海
文|千龙网记者 凤凰
图为首农集团三元食品在河北新乐投建的三元河北工业园(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截至2016年12月底,市属企业资产总额3932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3%;实现营业收入12257.6亿元,同比增长15.0%;市属企业盈亏相抵累计实现利润664.5亿元,同比增长16.2%。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时提出了“建设和管理好首都”的总要求,并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北京国有企业可谓“先锋队”,在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同时,有效激活产业优质资源,实现多方共赢……
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政企民共赢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时提出了“建设和管理好首都”的总要求,并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北京国有企业可谓“先锋队”,在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同时,有效激活产业优质资源,实现多方共赢。图为:金隅北水水泥窑处置工业废物环保示范线。
作为首都的“粮袋子”,京粮集团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产业对接协作,强化上下游联动,进一步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通过全面规划、整合集团的储备资源、加工能力。
近年来,京粮集团不断强化产业链建设,目前在北京已建立60多个仓储物流点,在全国有200多个粮源基地、年掌握一手粮源300多万吨,粮油仓容量超过500万吨。
金隅集团对所属西三旗区域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工业企业进行关停搬迁,疏解低端人口,利用腾退后的自有工业用地,进行业态调整,打造“高精尖”产业。
同时,金隅集团补充完善城市功能短板,与海淀区政府合作共建中关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园,致力于塑造“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建设”的典范,实现创新发展、政企民共赢。
二商集团在北京地区加快推进食品制造加工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加强津冀地区的种植、养殖与生产加工基地建设。二商集团先后完成河北盛全油脂公司的股权收购,新建成订单型蔬菜基地1.04万亩,津冀地区蔬菜基地总量已达6.4万亩。集团在河北廊坊香河投资兴建“京津冀生活服务保障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冻肉产品集散地、最现代化的大型肉类联合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