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视线提至世界范围内,会发现自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不仅日本国内43座运营机组全部停工,全球核电建设项目几乎普遍进入停滞状态,近两年才开始有恢复迹象。根据世界核能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全球共有66台机组在建,其中包括中国的24台。
全球目前共有可运营核电机组439台,其中美国作为最大的核电发展国家,拥有99台核电机组,发电量占其电力来源的19.5%,而排名第二的法国拥有58台机组,核电占比达到76.9%,是全球对核电依赖最大的国家。相比之下,尽管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已达世界第四,但2015年核电占国内电力来源比例仅有3%,75%的电力仍然依赖于燃煤火电。不过如果根据远期规划数量和装机容量来看,雄心勃勃的中国目标直指世界第一核电国家,全部完工后的装机容量总和将是美国的两倍。
河南要建四座核电站?业内人士称谈落地为时尚早
今年春节假期刚过,近日,一则河南4市将建核电站的消息引发外界关注,该消息来源于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网披露的《河南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到“积极推进南阳、信阳、洛阳、平顶山等核电项目前期工作”,这被外界解读为河南将建4个核电站。
对于内陆核电,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在发布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中表示,“深入开展内陆核电研究论证和前期准备工作,认真做好核电厂址资源保护工作。”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此前也曾表示,内陆核电目前并没有时间表这一说法。多位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政策规划文件和主管部门的态度来看,内陆核电在“十三五”期间几乎不太可能开工。
规划强调“公众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