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春晚 张明敏 陈佩斯 朱时茂
1984年,为了契合国家“一国两制”(1982年,由邓小平首次正式提出)的方针,导演黄一鹤提出请香港演员出席春晚,该建议得到领导支持。据称,黄一鹤在面包车里听到了司机放的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便一下认定了他。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米色西装,灰色围巾,温文尔雅的形象,醇厚的磁性嗓音,张明敏成为第一个登上春晚舞台的香港歌手。而他一开口,就俘获了全国人民的心。那个年代,港台歌曲仍被不少人看成“靡靡之音”,张明敏在春晚的亮相彻底改变了这一观念。他自己也从此被刻上了中国人的烙印,从一个业余歌手成为了全国观众心目中的巨星。
而陈佩斯与朱时茂也是首次在这届春晚合作表演小品《吃面条》,同时开创了小品这种艺术表演形式。《吃面条》的成功也使小品逐步在中国成了气候。陈佩斯在《吃面条》中尽心尽力、淋漓尽致的表演使他成了中国头号喜剧明星。
随后几年,两人陆续合作推出小品,如1985年《拍电影》、1986年《羊肉串》、1989年《胡椒面》、1990年《主角与配角》、1991年《警察与小偷》、1994年大变活人等,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进一步奠定了两人不可动摇的地位。由于陈佩斯将《羊肉串》中的不良商贩扮演得入木三分,据称连街头卖羊肉串的小贩也模仿他在春晚上的打扮,而朱时茂也被人们喜送绰号“老茂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