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燕房线列车上线试跑

2016-12-30 10:50 首都建设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无人驾驶”燕房线列车上线试跑

12月28日上午,一辆4节编组灰色“海豚”列车从阎村北停车场驶出,本市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燕房线首次在进入阎村北停车场至星城站东段正线上试跑。当日11点30分,历经两个小时,由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负责实施的燕房线正线东段完成热滑试验。

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透露, 由于目前施工难度等原因星城至燕化站西段还未实现轨通,预计明年6月完工后,开启全线调试。2017年底燕房线将开通运营。

当天的热滑调试共在阎村北停车场至星城站东段6公里轨道上跑三圈,分别是时速20公里、40公里和60公里。而正式运营时,最高时速将达到80公里。

由于是无人列车首次上线试跑,车上安排了工作人员值守。市轨道建设管理公司第一项目管理中心副总经理王道敏介绍,动车调试也格外严格,普通地铁线路都是提前三四个月进行动车调试,而无人驾驶线路的调试项目数量和难度都成倍增加,自今年3月份便启动了动车调试,包括在阎村北停车场试车线上对自动唤醒、自动休眠、自动折返、自动洗车等系统进行动调等。

热滑是在地铁运营线路送电情况下,依靠地铁列车自行运行,对燕房线线路、供电系统设备进行全面检测试验,整个热滑过程中,受流器在接触轨上取流正常,过程平滑顺畅,供电系统、信号系统、通信系统、接触轨设备系统可以稳定可靠运行,能够满足下阶段动车调试要求。

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动车调试项目经理高须贤介绍,动车调试平台除不需要进行客运组织外,其他方面像实际运营一样管理整个线路,在控制中心设置行车调度、电力调度、安全调度等,在车站设置车站值班员,建立一个与将来运营基本一样的行车环境,为车辆、信号、通信等各个系统进行动态功能测试创造了必要条件。这次列车上线调试,将花3个月时间调试基本功能,再花5个月的时间调试更高级别的全自动系统功能。

记者登车体验发现,无论是列车前后都配备了驾驶室。为何全自动“无人驾驶”燕房线要配备驾驶室?列车设计方说,燕房线的驾驶室是临时的,也能拆卸。燕房线在运营前期虽然能实现无人驾驶状态,并运行全自动驾驶系统,但会采取有人值守的方式。

没有司机操控,列车行驶会安全吗?燕房线特意增加了一个综合调度中心,对列车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测。

列车方面,最重要的一项技术就是要替代司机的“眼睛”,能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一旦列车接触到障碍物,便会在1.4秒里迅速反应紧急制动,按照列车运营后80公里的时速,紧急制动一旦启动,列车便可以在200米的距离内停车。而列车遇到的所有情况瞬间传送到指挥中心,会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解决问题。

列车还能实现自动脱轨检测,这项技术在世界上也是头一份。与普通地铁一样,燕房线列车每节车厢的车门旁会有一个紧急按钮,这部“电话”直接连接到指挥中心,加上列车具备全监控功能,工作人员能在后方对车内情况了如指掌。

按照规划,燕房线将采用B型四节编组列车,最高设计时速为80公里,最大载客量为1262人。据悉,燕房线已经敲定由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旗下的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是北京地铁引入的第三家运营单位。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李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