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企的“四则运算”法则之“除法”:"删繁就简"为企业发展添活力

2016-12-29 13:5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中国@2016】千龙网年终系列报道

北京国企的“四则运算”法则之“除法”:“删繁就简”为企业发展添活力

编者按:2016年1—11月,北京市属国企实现营业收入10526.2亿元,同比增长16.2%;实现利润529.8亿元,同比增长22.5%。在全国国有企业效益微增长的情况下,北京市属国企利润强劲增长,显示出国有经济质量效益的显著提升。坚持市场化导向整合资源巧做“加法”、坚决淘汰过剩产能痛做“减法”、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的“乘法”效应、破除层级限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勇做“除法”,耀眼的统计数据,是近年来北京国资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做好经济发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最好的成绩单。

文|宗晓丽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是画家郑板桥的书斋题联,意思是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同时又自辟新路,一花引来百花开,生机勃勃创造与众不同的格调。用此联来形容北京国企2016年破除层级限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勇做“除法”的创新做法也是非常恰当的。

2016年,北京国企通过破除层级限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管理层改革释放活力以及努力降低企业发展成本等方面“大刀阔斧、敢做除法”,实现了2016年1-11月,市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526.2亿元,同比增长16.2%;实现利润529.8亿元,同比增长22.5%的好成绩。

破除层级限制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资料图

2016年,北京市将市属企业分为城市公共服务类、特殊功能类和竞争类三大类。北京在全国率先开展深化董事会建设试点,选取3种不同类型企业开展试点,破除层级限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分类落实董事会经营决策、经理层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等职权。

针对不同类别的企业,通过分类设置股权结构、分类完善公司治理模式、分层分类管理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实施监管等方式,引导企业按照不同目标发展。同时,针对不同种类企业坚持分类考核,在前期21户分类考核试点基础上,全面扩大试点范围,实现分类考核全覆盖,形成了“一企一策”的考核工作体系。

在试点基础上,北京市还积极推进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构成,据相关统计,北京市共向市属企业选派107名外部董事,竞争类企业基本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十二五”以来,北京市通过市场化选聘、竞争性选拔方式,共选聘了84名经理层人员。

例如,如家酒店和首汽约车两家子企业完成了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工作。同时,明确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实行与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分配方法。

同时,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北京在全国首先建立出资人(扩大)会议制度,召开京投公司、地铁公司出资人(扩大)会议,创新政府相关部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公众代表对公共服务和特殊功能类企业的监督评价机制。

今年以来,北京市继续扩大了试点范围和内容,比如在城建集团率先启动了第二批深化董事会建设试点,新增了将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有机统一,落实党委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委派专职外部董事等试点内容。

通过管理层改革释放企业活力

资料图

2016年,北京国企牢牢把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条主线,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有力抓手,充分激发企业的活力、动力、创造力。

比如,出台《市属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员工持股试点的实施办法》,选择6家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充分激发企业经营管理者、业务骨干、科技人才等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积极性。

同时,北京国企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研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市属企业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推动形成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用工机制,有效激发企业员工队伍活力。通过出台《市属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多领域、多方式、多途径引入各类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北京国企中,排水集团引入央资央企成立“北京北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与国开投、工商银行、浦发银行等企业发起设立100亿元水环境投资基金,推动首都生态环境建设。京投公司运用“PPP+委托运营”、“PPP+股权融资”等模式引入社会资本420亿元,完成地铁14、16号线市场化融资工作,创新了轨道交通投融资机制。

再如,首农股份成功引入7.5亿元社会投资,北汽新能源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吸引15亿元社会资本,放大了国有资本功能,有效提升了资本运行效率,市属混合所有制企业已占到企业总数的近70%。

2016年,北京市把上市公司作为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形式,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力推进市属企业特别是一级企业改制上市,今年实现了金隅集团、郊旅公司整体上市,中信建投、数字认证首发上市,市属国有上市公司达到58家,股票63支。

努力降低企业发展成本

资料图

2016年,北京市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努力降低企业发展成本,制定一批支持国资国企改革的政策措施,比如,出台了《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实施意见》、《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落实市属企业改制重组中税收优惠、职工分流安置等政策措施。

据统计,1-10月,市属企业成本费用增速低于利润增速6.9个百分点。在降低企业发展成本方面,北京市指导企业用好用足政策,推动企业盘活存量用地、以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引导企业综合利用股权融资、企业债券等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切实降低企业发展成本。

同时,北京还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创新机制。比如,通过设立京国瑞国企改革发展基金,创新了利用改革红利弥补改革成本,解决国企历史负担的新机制,目前,基金已出资43亿,完成七星电子、王府井、蚂蚁金服等项目投资。

除此之外,北京市还研究制订了《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施方案》,明确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非经营性资产移交、剥离企业办教育和医疗机构等问题的解决思路、时间安排和工作目标。

据介绍,北京市通过搭建平台,按照退休人员交由属地社保所管理和一级企业建立社保平台管理、政府购买服务两种方式,加快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同时,组建市级非经营性资产集中管理处置平台,推进非经营性资产集中管理处置工作试点,累计移交集中管理非经营性资产420万平方米,切实减轻了企业发展包袱。

相关链接:

北京国企“四则运算”法则之“乘法”:创新为老国企腾飞插上翅膀

北京国企“四则运算”法则之 “减法”:提质增效让国企轻松出发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