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批评豆瓣? 党报主动发声:以此为准(2)

2016-12-29 11:19 中国青年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人民日报批评豆瓣

事实上,一些电影能逆袭,一些电影会折戟,本身就意味着观众越来越成熟,不会再轻易被烂片骗进电影院。中国电影市场,这几年来可谓“高歌猛进”,近三年的增长分别是27%、36%和创纪录的49%,电影业界甚至有“人傻、钱多、速来”的调侃。从某种程度上看,今年电影票房增速放缓,也未尝不是电影市场更健康的标志。毕竟,电影市场的成熟,前提是要有一批成熟的观众。电影票房很重要,但不可能也不需要搞成面子工程,每年都“大幅增长”——增不增长,增长多少,都应该是市场决定的。

承认观众有“用脚投票”的权利,也就要承认观众有“打星评级”的权利,这都是一种选择。正如很多人看到的,在一些网友、观众为电影评分的平台上,也有刷差评、或者刷好评的营销行为存在,但只要平台够大、够开放,就能容得下、乃至沉淀得下这些杂质。当然,平台也应该更好地完善评分机制,让不管是“一星差评”还是“五星好评”,让不管是“点映阶段”还是“公映阶段”,评星都能是网友意愿的真实反映,让网络平台的打分,成为“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时重要的参考。

中国电影,要有容得下“打一星”的肚量。“爱之深,责之切”,网友的评价虽然不一定就是“权威”,但也是观众心声的投射。说到底,真正拿出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可能是重要得多得多的问题。

原标题:中国电影,要有容得下“一星”的肚量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作者:张凡

责任编辑:宗晓丽(QF00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