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首都文化企业30强、30佳”企业名单发布 6成以上为国有企业

2016-12-19 09:23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北京12月19日讯 近日,首都文化产业协会、光明日报社和北京日报社联合发布了第二届“首都文化企业30强、30佳”入围企业名单,保利文化、中影股份、万达院线、开心麻花等企业入围“首都文化企业30强”,匡时拍卖、乐视影业、雅昌印刷等入围“首都文化企业30佳”。本届“30强”入围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据19席,占比达63%。

国有企业骨干作用不断增强

国有文化企业是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加快转企改制,国有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一大批图书出版、影视制作、文艺演出、电影院线、图书发行、有线电视网络等文化内容生产企业和文化信息传播企业迅速成长,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服务更加活跃,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繁荣。

本届“30强”入围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据19席,占比达63%,其中,中央在京企业12家,市属国有企业7家,重点分布于广播影视、文物艺术品拍卖、图书出版等领域。这些企业实力雄厚、发展稳健、获奖众多,在制定行业标准、打造文化精品、提升产业发展质效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以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为例,历经30多年的发展与创新,不仅实现总资产、年营业额双超百亿元的抢眼业绩,还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今年8月,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中央电视台发起,全球首个以“丝路”为纽带、面向全媒体的国际影视媒体联盟——丝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正式成立,搭建起一个向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新平台。

社会效益成推选评审重要依据

据了解,第二届“首都文化企业30强、30佳”的评选以社会效益为先,60家入围企业净利润总额较上届增长16%。与首届相比,本届“30强、30佳”入围企业的总体规模实力和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显著增强。数据显示,本届“首都文化企业30强、30佳”入围企业主营收入总计932.24亿元、净利润108.38亿元、净资产969.88亿元、纳税总额70.04亿元,分别比上届增长15%、16%、18%和7%。

据介绍,本届“30强、30佳”推选在评审标准的设计上,大幅增加了社会效益的权重占比。除国家和市级权威奖项的获奖情况外,专门增设了弘扬传统文化,落实“一带一路”、文化“走出去”、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政策,履行社会责任、吸纳社会就业、参与社会公益等方面的考核指标,力求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企业的社会效益。

此外,国际化、综合化、集团化发展趋势亦日趋明显。以“30强”入围企业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拥有国内最完整的电影产业链,旗下拥有十余家全资子公司,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家知名电影企业紧密合作。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9.6亿元。历经十余年发展,已形成影视制片制作、电影发行、电影放映和影视服务四大业务板块,围绕影视产业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影游图书成出口优势产业

记者了解到,本届“30佳”入围企业中,民营企业超过7成,占据22席,主要分布在广播影视、文化科技等领域。此外,入围企业中,有境内外上市企业11家、新三板挂牌1家。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并购规模达到869.34亿元,同比增长125.2%,并购案例数量由2014年55起增至66起。其中,影视、游戏行业成为并购的热点领域。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对外文化贸易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15年,北京市文化贸易额从2006年的12.65亿美元提高至30.28亿美元,年均增长10.2%;动漫游戏出口、图书版权输出和电影出口位居全国前列。2015至201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项目)中,北京共有70家企业、37个项目入选,在全国占比分别为19.9%和26.6%,数量均居全国省市首位。

据介绍,在文化“出海”方面,“30强、30佳”企业很好地发挥了带头作用,引领中华文化“走出去”。随着“走出去”步伐不断加速,文化企业在服务国家国际交往战略、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这批集聚了首都文化企业的最强阵容,未来还将持续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前进方向。

责任编辑:宗晓丽(QF00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