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也有“新经济”:“掌门人”单霁翔告诉你文创可以这样做

2016-12-01 20:01 中国政府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故宫也有“新经济”:“掌门人”单霁翔告诉你文创可以这样做

以互联网、高端制造业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快速发展,让年近600岁的故宫也“青春焕发”,一贯高冷严肃的形象通过一次次认真“卖萌”变得温情,过去默默无闻修文物的人也变成了“网红”“男神”。中国政府网邀请多位知名大咖参与“新经济,大家谈”系列访谈,这次我们请到的是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他来跟你聊聊“故宫”里的“新经济”——

单霁翔,研究馆员、高级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2012年1月,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会长。2005年获美国规划协会“规划事业杰出人物奖”,2014年获国际文物修护学会“福布斯奖”。

从“朝珠耳机”到“朕亦甚想你”折扇,

故宫文创为啥这么“火”?

单霁翔:“朝珠耳机,这居然获得全国文创产品大奖赛第一,我说哪儿好啊?他们说戴着朝珠打手机很有皇帝的感觉!”

文创产业重在“创意”“秘笈”有三:

不是简单复制藏品,要研究今天人们需要的信息和生活需求;

挖掘藏品内涵,寻找与今天社会生活的对接点,用文化影响人们生活;

不断追踪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追寻无限远的传播能力。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怎样“引爆”的?

单霁翔:“三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取得了没有预想到的反响。”

三个“没想到”

没想到那么多年轻人爱看!原先预想是中年人比较喜欢,结果那么多的90后、95后的年轻人都来强势围观。今年有15000人报名希望来故宫修文物。

没想到比“美颜”和“美食”更受追捧!豆瓣评分9.4分,超过《琅琊榜》,超过《舌尖上的中国》,成为去年全国纪录片第一。

没想到捧红“男神”了!过去很生冷的、默默无闻年复一年修文物的人,居然变成男神了,居然人们在围观了。

——这就说明人们生活中需要这种工匠精神。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