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企同督 抓住“不作为”“乱作为”关键
一个地方的生态环保是不是受重视、环保任务能不能层层推进,党委、政府发挥着关键作用。
中央环保督察这场问责风暴的最大特点就是推动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现督企、督政向党政同督的转变,要抓住“关键少数”,自上而下地推动环保责任落实到位。
督察发现不少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生态环保意识仍有待加强。如督察组明确指出,云南省一些领导干部认为云南省生态基础好,环境容量大,有点污染无所谓。在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后,全省2016年重点建设项目中,仍有55个未批先建。
一些地方环保工作压力传导不够到位,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方面存在考核偏软问题。督察组指出,2015年,在河南省全省环境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中,郑州市考核结果为未完成,但在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中,郑州市考核结果为优秀。
环保为发展建设让步的现象时有发生。督察组在广西发现,2015年6月,为建设钦州滨海新城,将茅尾海自治区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29%的面积调出保护范围,实际调减面积1413公顷。
环保“乱作为”现象在一些地方仍然突出。2012年至2014年,江西省乐平市政府违反《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多次用财政资金为36家企业代缴排污费1147万元。
根据中央有关要求,环保督察结果将上报国务院,重大问题要报党中央,督察结果将作为对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任免的重要依据。
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部分地区环境恶化趋势明显
督察就是奔着找问题去的。督察组认为,总体看来,党的十八大以来,8省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污染治理,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环境质量总体得到改善。但一些地区环境恶化趋势明显,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河南省新乡市2015年PM10和PM2.5浓度同比上升16.2%和16%,郑州市成为全国污染最重的省会城市之一;安阳市两个水库属于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2012年以来网箱养殖数量逐年增加,水体水质由Ⅱ类降低到目前劣Ⅴ类。
宁夏回族自治区8条重点入黄排水沟水质为劣Ⅴ类,其中5条水质部分指标仍在恶化,自治区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未完成国家大气考核任务。
即使在生态基础较好的江西、广西、云南等地,部分地表水水质恶化,违规开发建设等问题也仍然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