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综合报道 日前,广东珠海金湾一小因拟禁止学生带零食、玩具、零花钱到学校引发热议。有家长和老师支持,也有人反对,并质疑已接到的短信通知中包含“不定期检查孩子书包”的做法涉嫌侵犯学生隐私。(《中国青年报》 11月23日)那么,“学校禁零用钱”是否合理?该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与能力呢?
“学校禁零用钱”不切合实际
从校方角度来说,禁止学生带零用钱出发点为了学生好,学生自制力较差,面对着学校周边价格低廉的各色美味和玩具,加之周围同学都买小零食的带动作用,于是零花钱派上了用场。此举一出,就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学生健康,防范不健康零食对学生身体造成的伤害。况且来到学校就是安心上课、学习知识,如果身上带着零用钱,就极有可能出现互相攀比的现象,谁家零花钱给的多,谁家更有钱,盲目的攀比心理作祟会让孩子向家里要钱,甚至偷偷摸摸拿钱,这终将害了孩子。
而从家长一方来说,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赞同者不必多说,反对者的呼声却很高。孩子带点零花钱怎么了,出门坐个公交、买点早饭都需要钱呀,或者出现什么特殊情况也要用钱。再者说了,收到的短信通知包含“不定期检查孩子书包”的做法,让不少家长直呼受不了。书包是孩子的私人领域,属于个人隐私范畴,如果简单粗暴地拽过孩子的书包就翻个底朝天,这种行为或许会被孩子理解为对自己的不信任,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不说,也伤了家长和校方之间的和气。
既然问题和矛盾已经出现,校方与家长及时沟通,妥善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水堵必溃,疏则通之”,如果校方一味地将“堵”做为解决事情的途径,显然不妥,无论学生带钱与否,校方都有责任、有义务树立和培养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念,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因势利导,让孩子知道垃圾食品、乱花钱的危害,从根本上就切断了孩子乱花零钱的欲望。而作为家长一方,也应与校方积极沟通,共同对孩子进行钱商教育,不要盲目地就给孩子零用钱,应告知孩子如何更好地使用零花钱,树立其节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