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免费午餐 “分享经济”模式下的消费者维权意识亟需跟进(2)

2016-11-15 14:2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分享经济”有哪些特点?

分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生业态,促使个人参与到社会化大生产中,在消费端和劳动端都连接了大量自然人,其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监管和权益保护等等问题。

首先,在市场准入监管方面。分享经济企业准入机制远低于传统行业,例如当前极为火热的出行领域的专车司机与出租车公司司机、短租领域的个体房东与传统酒店业、私厨领域家厨端与餐饮从业者相比,无须获取各类监管部门规定的许可证和工商部门营业执照,更多是通过在线注册的方式,由平台进行审核即可完成准入进入消费市场。这就造成了极大的监管空白和巨大的社会风险,尤其是餐饮和交通领域。

其次,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分享经济模式下消费者投诉较多且调解处理较难,主要原因是:分享经济是互联网+创新型经济模式,相关政策规范相对滞后,监管体系也需要重新构建;部分平台企业归于依赖资本“跑马圈地”,忽视了对企业售后服务体系的搭建,忽略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分享经济模式下,供需双方一般是陌生个体,双方缺乏有效约束。

此外,在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分享经济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隐性就业和自由职业者的规模化发展,而这种非传统雇佣的劳动关系,脱离了社会保障安全网,存在争议发生难以维权的情况。

“分享经济”模式下的消费者维权意识亟需跟进

人的趋利性会导致职业化服务提供逐渐挤出业余化服务提供,谋生者挤出分享者,在此过程中不断降低成本以最大化利益。按照这一趋势,这些分享经济的代表企业,是否还属于分享经济?是监管部门、企业自身,包括广大消费者应当关注的问题。

分享经济充满了生命力,却也包裹着泡沫和杂质。在“分享经济”消费过程中,消费者要培养理性消费的习惯,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积极了解相关消费知识,树立证据保留意识,才能在发生纠纷的时候更好的维护自身权益。(北京市工商局朝阳分局 赵鹏供稿)

责任编辑:宗晓丽(QF00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