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的柿子刚下架,又软又香的柿饼又上市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胃肠专科副主任于涛提醒,如果你贪图口福而过多食用柿饼,轻者可引起胃肠不适,重者甚至可能会引发胃石形成及发生肠梗阻,祸从口入。
于涛介绍,柿子本身富含果胶,作为一种水溶性的膳食纤维,可以提高粪便的含水量,润肠通便,也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然而,柿子皮中含有鞣酸(又称单宁酸),鞣酸具有较强的收敛特性,与酸性物质(盐酸等)接触后可以很快凝结、固化。这一过程在空腹食用柿子时更加明显。患者可以出现上腹胀及胃内的异物感,万一胃石阻塞胃的出口(幽门)还会引起幽门梗阻的症状,患者往往出现严重的上腹胀、频繁呕吐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在上腹部摸到坚硬的胃石团块。小一些的胃石虽然可以通过幽门进入肠道,但在肠道内大量蓄积也会引发肠梗阻。
他指出,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临床发现,柿胃石作为一种消化道内的异物可以在很短时间内阻塞肠道。此类患者均有进食大量柿子的病史,起病急,出现肠梗阻的患者起初症状为明显的腹胀,随后出现阵发性腹部绞痛,大汗淋漓,伴有反复的呕吐,完全梗阻时患者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胀逐渐加重。如果疼痛加重,由阵发性转为持续性则提示肠道可能有缺血坏死,病情更加危险,需要停止进食,暂停饮水,立即就诊。
于涛提醒,要避免吃柿饼吃出问题,不要一次性食用过多的柿饼,另外不要空腹吃,饭后吃柿饼可以让其中的鞣酸物质与食物混合,避免集中接触胃酸固化形成胃石;进食柿子后短时间内不要吃酸性的食物或调味剂,比如酸菜、食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