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拐点大蒜说了算吗?
11月9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0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1%。
有人担心蒜价的飙升对CPI施压。对此,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佩珈表示,蒜价持续的回升会对通胀形成一定压力,但这种压力的影响也不能过度夸大。“因为大蒜价格上涨更多是今年产量较低,而不是刚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发生改变。而且,大蒜占CPI篮子的权重比较低。”
不过,有研究人士提醒,历史上,大蒜价格的上涨总是伴随国家货币政策拐点的出现。这种现象在2006—2007年以及2010—2011年尤为明显。从时间窗口上看,前一次时间界限不明显,第二个通胀周期,大蒜价格大约提前CPI两个月左右。
大蒜价格已到顶点?
正常来说,大蒜的批发价在每斤3元多,即使现在涨到7元多,价格也只是翻了一倍。相比之下,一些生长周期短的蔬菜,如小油菜最低价时每斤7分,最高价时每斤3元,涨幅高达42倍。为何大蒜如此受关注,主要原因就是持续时间较长。
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介绍,这个(大蒜)价格基本上也到顶了。新发地市场上大蒜货源充足,由于价高,目前市场上销量已经明显下降。再加上今年七八月,云南大蒜产区扩种了30%,北方产区种植面积也在扩张,尤其是小产区,扩种面积翻番。明年2月,南方产区的大蒜将陆续上市,到了5月,北方产区大蒜就开始批量上市了。
而在今年这波暴涨中,蒜农老陈把前几年的亏空终于补齐了,他又把目光投向了生姜这类没有期货盘的小品种。“农产品供求关系的细微变化给炒作提供了机会。”老陈说。(综合中国证券报、国际金融报、北京晨报、新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