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与投诉并存 拼团消费到底靠不靠谱?

2016-11-10 09:51 南方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屡遭投诉 拼团消费到底靠不靠谱?

“今天,你拼了吗?”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微信朋友圈不时可以看到微信好友分享这样的“拼团消费”网页链接。由于商品价格便宜、种类多样等原因,这种立足于社交平台的新型消费模式正迅速流行开来,也被众多网友称为“团购2.0版”。

值得注意的是,以拼多多、贝贝拼团、闪电购、51拼团等为典型代表的社交拼团平台迅速发展的同时,“拼团消费”亦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水果腐烂严重、货品以次充好、个人信息泄露等投诉接踵而至……拼团消费,到底靠不靠谱?

好评与投诉并存

“我在拼多多上发起拼团购物,购买了10瓶红酒,一共99元,但是商家一直没有发货,也联系不上客服人员。”近日,湖北荆州市民游先生报料称,自己平时消费很理性,购物欲也不强,但是架不住拼团的价格太吸引人,就“试了一把”,没想到这一试,就试出了问题。

记者在软件商店、微信等搜索发现,这类拼团平台多遭到密集投诉,消费者或投诉产品质量差,或投诉商家不发货、问题商品无人处理等。有媒体报道称,有消费者在拼多多团购了水果,结果收到的竟然是腐烂水果。而据《人民日报》7月15日报道,成都市民王女士在某拼团网站购买商品后,姓名、电话等个人信息被泄露,一星期内各种推销电话接连不断,令她不胜其扰。

此外,记者向多名市民采访了解到,对于拼团消费,有好评也有差评,好评多集中于拼团“价格便宜”“熟人之间转发,值得信赖”等方面,而差评则多认为拼团消费“陷阱太多”。市民李先生认为,拼团消费大多靠运气,“没有销售记录,没有以往消费者的评价,只能从商家的描述中了解商品,风险太大”。

走向规范化是关键

凭借着价格的优势和朋友间转发的信任感,拼团消费受到消费者青睐。然而,其不断发生的负面新闻,也令消费者心存疑虑。

“低于市场价太多的商品要慎重购买。”广州市消委会一名工作人员认为,目前网络拼团平台鱼龙混杂,消费者要选择在信誉较好的平台上进行拼团,拼团前最好先核查该平台是否具有商家客服、平台客服、退款、售后等服务,警惕低价拼团的种种陷阱。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与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认为,以拼多多等为代表的社交电商赖以生存的根本是熟人之间的信任,但由于质量管控能力差、售后服务差,仅靠低价博取关注度的模式不能持续。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低价拼团”不仅让消费者获得了实惠,也让商家实现了薄利多销,是一种“双赢”的举措,并且符合未来移动互联式、社交场景嵌入式的消费新潮流,而如何走向规范化,提升用户体验,提高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度是拼购平台急需解决的问题。

资深新闻评论员罗志华认为,“低价拼团”能不能健康发展,取决于监管是否跟得上。若能及时完善规则、对营销行为进行更为有效的约束与监管,就能将之引入正轨、造福消费者。

此外,广东熊何律师事务所律师邹佳旺表示,在遇到诈骗、以次充好等不靠谱的拼团时,消费者应该积极进行维权,“对于网上订单的一些流程证据要注意保存,订单和短信等电子信息要截屏,纸质订单要保存,这些都是网购时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必要手段。”●南方日报记者 王剑强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