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童女士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穿再多都冷。“这几天虽然气温有所升高,但是我晚上还是要穿着袜子睡觉。”眼看着下个星期又要来冷空气了,童女士求助本报,是否有什么办法能让她不靠热水袋和暖宝宝,也能在冬天暖和起来。
其实,从中医的观点来看,手脚容易冰冷、麻木,多是属于气血的毛病,因为气虚、血虚所造成的血液运行不畅、血液量不足。特别是体型瘦小、低血糖或低血压、压力过大、衣物不够保暖、天气冷或长时间待在冷气房里的人群容易手脚冰凉。
白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主治徐海萍表示,脚底是人体血气循环的末端,如果血气不足,首先出现供应短缺、循环停滞的地方当然就是这里。血气不足,抵御力就不足,寒气就容易借机入侵,导致生病。
对女性而言,手脚冰凉会导致女性月经少、月经不调,甚至不孕。在经期、孕期和产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体虚,更容易引起手脚冰凉,如果不及时加以预防,会导致精神不佳、身体畏寒。长期手脚冰凉在冬季还可能导致手脚冻伤。此外,冬天手脚冰凉还会影响睡眠质量,晚上入睡困难,从而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
那如何调节和预防?
徐海萍说,首先要把保暖工作做好。女性不要因为好看,而穿得过少。另外,饮食上也要注意调节。
吃些补气助阳类食物:如羊肉、狗肉等,同时多摄入益气养血的食物,如山药、红枣等;也可以稍微吃些辛辣性质的食物如辣椒、大蒜等,加快身体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有效改善怕冷现象。
多补充维生素:维A能增强人体耐寒能力,维C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低温会加速体内维生素的代谢,饮食中应及时补充,如动物肝脏、新鲜蔬果等。
多吃含碘、铁的食物:碘是人体内甲状腺素合成的必要元素,而甲状腺素具有产热的效应,可多吃海带、紫菜、鱼虾等食物。缺铁易患缺铁性贫血,体质虚就易感寒冷,应多食用黄豆、芝麻、黑木耳等食物。
多喝热水:有些女性朋友喜欢喝冰水或吃冷饮,这对身体无益,应多喝温开水,适当用枸杞、当归、红枣、桂圆等温补的食材泡水喝,可有效缓解手脚冰凉。
此外,还可多做运动、睡前用热水泡澡,促进血液循环,但泡完澡后需立刻穿上保暖衣物。经常按摩手脚局部的穴位(如阳池穴、涌泉穴、劳宫穴、太冲穴、足三里穴等),也可以让身体暖起来。中医有些经方可对症治疗手脚冰冷,如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四物汤等,也可选用膏方进行治疗。
白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主治徐海萍医生表示,可适当食用温热性食物,让身体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