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
送“太空摆渡车”飞天
在此次发射任务中,升级版“太空摆渡车”远征二号搭乘“长五”飞天。
远征二号与2015年发射的远征一号相比容量要更大,如果说远征一号相当于小中巴,那么远征二号就是货真价实的“空调大巴”,启动次数更多、在轨时间更长。
据了解,由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箭体过大,必须研制合适配套的上面级远征二号,就是给火箭再加一级,旨在把不同卫星发射到不同轨道上实现多星部署,将来进行大规模的卫星组网,发射卫星的效率可大大提高,成本也会明显降低。
远征二号上面级是目前中国直径最大、质量最大的上面级,其直径为5.2米,总质量约为1800公斤。上面级常指主助推器以上的部分,其作用介于运载火箭和航天器之间,它具有自主轨道机动能力,在轨时间较长,一般可多次启动点火,能够满足不同的发射任务需求,可以将一个或多个载荷送入指定轨道,被形象地称为“太空摆渡车”。
意义
进入空间能力提升2.5倍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
1、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首飞成功是我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里程碑标志,实现了我国液体运载火箭直径从3.35米至5米的跨越,使我国进入空间能力提升2.5倍以上,同时达到LEO运载能力25吨级、GTO运载能力14吨级。
2、为实施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载人登月工程、探月工程三期、探火工程、二代导航二期等重大航天工程项目提供高性能运载工具。
3、采用“三个模块、两种发动机、一个系列”的发展思路,促进新一代中小型火箭的发展,对构建我国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的型谱发挥牵引和辐射作用。
4、推动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海南发射场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促进我国相关技术领域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为我国航天运载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历程
十年磨一“箭”
1986年,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开始前期论证和攻关;2000年~2001年,大推力发动机开始立项研制;2006年,国家正式批准立项研制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航天科研人员“十年磨一箭”,走过了一条极为艰辛的航天科技长征路。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说,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比中国过去任何一个型号的长征火箭都要复杂。以往长征火箭使用零部件最多几万个,而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使用的零部件达十几万个。它的设计量是以往长征火箭的3.5倍以上。研制中累计开展7000余次、1000余项地面试验,创下了中国液体运载火箭研制规模之最。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还采用了全新的数字化三维设计方法,细到每一个螺钉的大小和位置都能一目了然。
虽然采用全新技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设计可靠性却是最高的。中国现役火箭设计可靠性最高的是0.97,而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设计可靠性达到了0.98。为达到这一标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核心控制仪器普遍采用了三取二的冗余技术,通俗地讲就是有三个同样的仪器互为备份。
据了解,从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至今,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238次发射,发射成功率高达97%左右。从国际上来看,从1957年到2015年,全球共发射5400多次,平均发射成功率是91.5%。
小档案
“胖五”简介
“胖五”直径5米,总长约57米,原来长征系列火箭直径约3.35米。
“胖五”通体白色。使用了一种特制的“三防”漆,保证防潮、防霉菌、防盐雾。相比现役火箭,长五火箭箭体上还有一样独有的标识——别致的“5”字红色图案,代替了原来的“CZ-5”字样。
“胖五”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14吨,起飞质量近九百吨,起飞推力超一千吨。(刘欢 张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