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周降下秋雨,气温也逐渐走低。这意味着,关节痛患者最难熬的季节即将开始。风寒侵袭,患有关节及腰腿疼痛的人病情容易加剧,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手肿、关节变形及肌肉萎缩等,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都受到严重影响。
目前,引起关节痛的具体原因还不十分明确,经常处于寒湿环境等容易诱发。专家表示,要预防关节痛,应尽量避免被风寒侵袭的情况,同时适当进行运动,增强人体对风寒的抵抗能力。
关节疼痛在冬季容易加重
有些人在天气变化时,就会明显感到关节疼痛或肿胀,从而能够“预测”阴天下雨、刮风等天气,而且这种“预知”往往都很准确。事实上,这种“预测”天气的“功能”,与疾病息息相关。
风湿病患者的关节及周围血管神经功能不全,血管舒缩往往比较缓慢且不充分,皮温升降迟慢,因而对天气的变化迟钝而不能适应。当天气发生变化时,湿度增高的刺激会使关节神经的敏感性增强,而气温降低时,会引起关节间隙液体积聚,相较于周围组织,发炎的关节局部细胞内压力增高,因而会出现关节疼痛加剧、局部肿胀等症状,这也就是关节疼痛患者能 “预知”天气的原因所在。这种疼痛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季节性,因为部分患者的疼痛是持续性的,往往在遇到寒冷天气时容易加重。
体质弱、外感风寒是发病主因
在天气变得湿冷前能提前“预知”仅是风关痛的一种表现。此外,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会出现手肿、关节变形甚至肌肉萎缩等,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根据发病情况,这种疼痛可能跟诸多因素相关,中医认为,自身体弱与外感风寒是风关痛的两个主要病因。一方面,自身虚弱本就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气候变化、外感风寒等也不容忽视,尤其是频繁出现冷热交替时,自身抵抗力不强的人群尤其如此。
运动出汗后避免受风
要预防疼痛的发生,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冬季,防止人体受风寒侵袭是关键因素。
人们应避免长时期处于寒湿环境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劳动或运动出汗后,也不可立即脱下衣服等,应尽量避免受风。适当进行运动同样可以增强人体对风寒的抵抗能力,老年人可以采取慢走的形式,但运动之余,要格外注意保暖,应及时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避免受凉。
总的来说,关节及腰腿疼痛并不只是在冬季发病,劳累过度、潮湿环境等都是诱发原因,避免风湿寒邪再次侵袭,才是远离疼痛之道。 据《老年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