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暴涨,真的是央行之过?

2016-10-13 08:52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楼市暴涨,真的是央行之过?

十一期间地方调控政策密集出台,沸腾的楼市逐渐降温已在期待中。狂热之后的反思聚焦在此轮房地产癫狂盛宴源头何在?银行之过、央行之过舆论甚嚣尘上。不过,本源真的在央行吗?

这场在8、9月份达到癫狂状态的全国性房价上涨,始于去年底央行对个人购房按揭贷款政策的松动:“认贷不认房”、下调不限购地区首套房按揭首付比例至20%,购房门槛和成本,均较以往有大幅下降。正在楼市观望的人群逐渐躁动起来。

但政策的松动只是算是一针强力催化剂。实际上,在年中股市溃败之前,楼市已经蠢蠢欲动,不少在股市赚了钱懂得见好就收的投资者已悄然开始进入楼市。

去年下半年股市的暴跌让资金变得恐慌,加上实体经济的低迷、理财市场收益的贫瘠,楼市似乎成了习惯“高收益、低风险”的中国投资者最后的救命稻草。当棘轮效应形成,即便是没有央行这一命令,恐怕楼市上涨在所难免。

不少资金的确来源于货币政策的宽松。近年来,央行多次降息、降准均向市场释放流动性,但其初衷是希望资金流入到实体经济中去,成为中国结构性改革的良药。可惜药却并没多少进入病人之口。

笔者以为,楼市高涨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转型以及供给侧改革的阵痛与迷茫: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是去库存与去杠杆的两难博弈;是“新常态”下对监管者制定政策能力的考验,如何管理市场预期,如何引导资本去往最需要的地方,如何扩大百姓投资渠道……这也是中国投资者的阵痛,刚性兑付逐渐被打破,“低风险高收益”的理财品已逐渐销声匿迹。

只有在阵痛中总结经验、调整战略、矫正市场,中国经济以及中国投资者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作者:姜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