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响中国 创享未来】第二届全国创新创业活动周亦庄分会场活动精彩启幕
——千龙网·中国首都网第二届全国双创活动周系列报道
【编者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创新是中华民族的魂魄,是时代进步的最强音。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展以来,一系列创新创业之举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如今正形势蔚然,这为我国经济体注入了新经济,带来了新动能。在第二届全国双创活动周来临之际,千龙网记者走访了双创高地北京会场,踏入中关村、亦庄等地头,聆听这里的创业故事,感受这里的创业激情,通过图文频全方位多方式多端报道这里正发生的壮丽激盈的一切。
千龙网北京10月12日讯 2016年10月12日,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启动仪式暨中关村创新创业季开幕式”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弘研究员发布了“中关村指数2016”。
“中关村指数”是由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和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共同研发、全面刻画中关村创新发展最新趋势、最新特征的综合性指数,由“创新创业环境、创新能力、产业发展、企业成长、辐射带动、国际化”6个分项指数合成,共包括14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赵弘研究员介绍到,“中关村指数2016”以2008年为基期,基期数为100。“中关村指数2016”综合指数为375.9,比上一年提高90.1。
赵弘研究员在发布时指出,中关村以协同创新为引领,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同体建设,积极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一方面,中关村企业加快在津冀两地的技术输出和布局。2015年中关村流向津冀技术合同2565项,较上年增加65项,成交额快速攀升,达到89.4亿元,同比增长60.5%。神州数码、碧水源、桑德环境等企业有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在津冀两地应用推广,助推津冀两地的产业转型升级,引领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中关村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逐步增多,2015年达724家,其中河北、天津的分支机构分别为408、316家,分别是2010年的3倍和2.7倍,这些分支机构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领域(306家),占津冀分支机构总数的42.1%。另一方面,积极打造京津冀三地“4+N”产业格局,即4个重点对接区域(曹妃甸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张承生态功能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和若干个合作共享平台(开发区、高新区),探索跨区域科技创新园区链建设模式和合作机制。此外,中关村“双创”平台纷纷落户津冀两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些热点地区已经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的良好氛围,如天津开发区建成、新落户和正在洽谈的“众创空间”与创新型孵化器约20家,其中9家来自北京,如北大创业训练营天津基地、创客总部--天津飞马创业营、36氪--泰达氪空间、微软创投加速器、清华大学X-Lab、亚杰商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