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关村成为全球创新人才的集聚高地

2016-10-12 13:2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创响中国 创享未来】第二届全国创新创业活动周亦庄分会场活动精彩启幕

 ——千龙网·中国首都网第二届全国双创活动周系列报道

【编者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创新是中华民族的魂魄,是时代进步的最强音。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展以来,一系列创新创业之举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如今正形势蔚然,这为我国经济体注入了新经济,带来了新动能。在第二届全国双创活动周来临之际,千龙网记者走访了双创高地北京会场,踏入中关村、亦庄等地头,聆听这里的创业故事,感受这里的创业激情,通过图文频全方位多方式多端报道这里正发生的壮丽激盈的一切。

千龙网北京10月12日讯 2016年10月12日,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启动仪式暨中关村创新创业季开幕式”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弘研究员发布了“中关村指数2016”。

“中关村指数”是由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和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共同研发、全面刻画中关村创新发展最新趋势、最新特征的综合性指数,由“创新创业环境、创新能力、产业发展、企业成长、辐射带动、国际化”6个分项指数合成,共包括14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赵弘研究员介绍到,“中关村指数2016”以2008年为基期,基期数为100。“中关村指数2016”综合指数为375.9,比上一年提高90.1

赵弘研究员在发布时指出,中关村坚持开放式创新,大力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人才服务模式,为人才创新创业营造“类海外”的人才发展环境。一是实施更加开放的外籍人才引进政策。今年年初,中关村争取公安部出台支持北京及中关村创新发展的20条出入境政策,10项在中关村进行试点。其中包括,对符合认定标准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经中关村管委会推荐,可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资格等,这些政策是全国首创的出入境政策。2004年至2015年底,北京市累计发放1700余张绿卡,平均每年不到200张。出入境新政实施半年来,已发放505余张绿卡,其中通过新政办理263张,联想、百度、小米、泛生子等中关村企业已通过新政为其聘雇的百余人外籍高端人才办理了在华永久居留。海归与外籍高层次人才为中关村企业注入全球化基因。截至2015年,中关村入选“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1091人,占北京市82%,占全国21%;入选北京“海聚工程”512人,占北京地区68%。中关村已成为高校院所的海归人才、科研人员等精英开展创新创业的首选地。英特尔中国院的第一位首席工程师吴甘沙和国家智能车未来挑战赛前冠军团队负责人姜岩一同在中关村创办了驭势科技;曾获得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陈曦,2015年带着纳米黑科技来到中关村再创业。二是实行市场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开展股权激励试点,截至2015年年底,中关村共有105项激励试点方案获得批复,404名科研和管理人员获得股权,激励总额2.17亿元,人均激励额度53.6万元。三是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科研和工作环境。积极建设新型科研机构,持续推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国家作物分子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和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等新型科研机构发展,实行以科学家为主体主导的经费管理制度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

责任编辑:傅昱佳(QF00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