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百步走有讲究

2016-09-24 08:59 京华时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饭后百步走有讲究

京华时报讯(记者钱宇阳)“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养生谚语。不过专家指出,饭后怎么走、走多久,都有很多讲究,若方法不对,不仅达不到健身养生的目的,反而可能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甚至有一些人不适合饭后立即走动,需要休息会儿再散步。

一直以来,大家对于这句古语都存在着一些误解。实际上,真正的“百步走”应该是“摆步走”,不是急行军、锻炼式的散步,而是摆动手臂,悠闲地慢慢溜达。卫计委健康教育指导首席专家孙树侠提醒,“饭后百步走”最适合那些长时间伏案工作、形体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只要走上20分钟,就能促进胃肠蠕动、消化液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

而“饭后”指的是一日三餐的哪一顿呢?孙树侠表示,早饭后要去上班工作,而晚饭后半小时慢步走,轻轻松松,对身体大有好处,这才是“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真正含义。

饭后应该走多久呢?孙树侠表示,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饭后走动的时间可以在15—30分钟之间选择。体弱、年迈的人可以少走一些;平时缺乏运动、体重超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可以多走一些。

饭后散步虽然有种种好处,但对以下四类人来说却不完全适合。

患冠心病、心绞痛的人。进食后立刻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有可能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最好餐后一小时再散步,每次半小时,注意步速不要过快。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饭后最好静坐闭目养神10—30分钟再散步,马上散步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头晕乏力,甚至昏厥。高血压患者散步时最好上身挺直。走路最好前脚掌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否则会使大脑处于不停振动中,易引起一过性头晕。

患有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人。饭后立刻散步会增加胃肠蠕动,吃进去的食物对胃壁产生刺激,不利于胃黏膜修复。

贫血、低血压的人。饭后大量血液都供给胃部了,散步时很容易造成脑部相对缺血,出现头昏、目眩甚至昏厥。一般来说,这类人可选择早起散步。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钱宇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