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国家实验室助力青岛挺进“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

2016-09-23 08:5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青岛9月23日讯(记者 刘洪昌) 在国内一提到海滨城市,大家首先可能就会想到青岛,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海洋对青岛的重要性。对于青岛而言,如何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力海洋科技,繁荣蓝色经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或许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智囊”。

9月22日,“供给侧·山东策——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走进青岛蓝色硅谷,记者也有幸与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据悉,该海洋国家实验室不仅是青岛着力打造的海洋科技高地,也是我国首个海洋科技实验室,甚至还是世界第七大海洋研究机构。

供给侧改革3

9月22日,“供给侧·山东策——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走进位于青岛蓝色硅谷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千龙网记者刘洪昌 摄

作为我国老牌的海洋科研城,青岛市拥有28家以海洋科研与教育为主的机构,拥有各类海洋人才15000人;建有海洋科学观测台站11处,拥有各类海洋科学考察船20余艘。近年来,青岛市通过着力完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海洋科技转型升级,有力发挥了对蓝色经济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早在2011年,青岛率先承担“海洋强国”历史使命,作出全力打造“中国蓝色硅谷”、建设蓝色经济领军城市的战略部署。2012年,蓝谷发展规划获得国家5部委联合批复,正式进入国家战略层面。蓝谷定位于打造中国唯一以海洋为主要特色的高科技研发及高科技产业集聚区。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应运而生,并于2015年10月底启用,总占地640亩,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海洋国家实验室主要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开展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提升我国海洋科学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引领我国海洋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成立了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等8个功能实验室,启动了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等大型科研平台建设。

在海洋国家实验室,陈列的两个模拟真实海底状态的VR头显设备吸引了不少采访团记者驻足体验。有记者表示,这是第一次亲身体验模拟海洋的VR头显,“挺酷的,带上设备以后彷佛整个人都置身海底世界一般,甚至能清楚看到海洋世界里的浮游生物。”

供给侧改革4

在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采访团记者通过互联网科技近距离了解了这个青岛市着力打造的海洋科技高地。 千龙网记者 刘洪昌 摄

运用高科技设备还原真实海洋世界,只是海洋科技实验室“透明海洋”战略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正面临着水下国门洞开的困境,海洋国家实验室通过实施“透明海洋”计划,将整合、建造一批深远海大科学设施与高精尖海洋仪器,进行“两洋一海”(西太、南海、印度洋)的观测、探测、预测,通过建立从海底到海表的海洋多学科综合观测系统,实现“两洋一海”过程和变化看得透、查的明、报的准。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青岛市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3%,占GDP比重近三成,海洋经济已成为青岛经济新的“增长极”。而海洋国家实验室的成立恰恰为青岛发展蓝色经济和海洋经济提供了创新驱动和科技支撑。而青岛,也正在向着“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阔步挺进。

根据《青岛市“海洋+”发展规划(2015-2020)》,到2020年,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新引进和建设海洋高端研发机构20家,总数达到40家。海洋科技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海洋特色创客蓬勃发展,培育海洋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以上,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海洋经济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海洋科技人才占全市的比重达到65%以上。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