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G20峰会于9月5日落幕,一周之后,坐落于钱塘江畔的峰会主场馆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便迎来了一场商业展会,创下了重大活动后投入运营最快纪录。
“这座充满创新活力又不失江南韵味主会场在峰会保障中取得了零失误成绩,并在峰会结束后不到10天时间便开启运营承接会议项目。”项目经理焦力说。
尽显大国风范、江南特色、杭州元素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观众在电视上看到的,只是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冰山一角。G20峰会主要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日前解密了G20杭州峰会主会场。
改造:单体建筑容多种功能
此次G20杭州峰会主会场并非专为峰会举办而新建的建筑。早在8年前,市建院由建筑师刘明骏等领衔设计了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为迎接G20峰会,需要将平日以会展为主的建筑优化提升改造。
市建院设计团队深知项目改造难度:占地19万平方米,南邻七甲河,西距钱塘江800米,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需在这个会展建筑中,排布出迎宾厅、主会场、午宴厅、听会厅、侧厅、新闻发布厅、新闻中心等20个功能区域,并用一个独特的设计理念呈现国际峰会的庄重、大气。
市建院汇集了APEC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设计总负责人刘方磊、国家会议中心设计总负责人之一焦力、乌镇互联网大会主会场设计总负责人张涛、博鳌亚洲论坛会址二期设计总负责人唐佳等多位有着高端会议中心设计经验设计师组建团队。
G20峰会主会场项目总建筑师及峰会主会议厅“廿国共宇”室内总设计师刘方磊介绍,经研究提出了“江南风韵、廿国共宇”,这与其两年前在北京APEC会议举办地雁栖湖国际会都“鸿雁展翼,汉唐飞扬”设计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把西湖美景“移”到会场,“宇”为“栋宇”,为“宇宙”。“廿国共宇”,即是G20的主体20国共处一个栋宇里,共在一片蓝天下,共在一个地球上。小瀛洲是杭州西湖一个湖心岛,风景秀丽、景色清幽。整体恰如一个“田”字,形成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奇景。取西湖最美景,将小瀛洲、三潭印月的“我心相印亭”精神气质到了峰会会场,呼应“廿国共宇小瀛洲”主旨。
数十个大大小小空间,须用一个统一设计思想贯穿始终,设计师引入了“水墨中国”。室内设计师张涛解释,水墨是包容,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会议峰会场馆,水墨象征交流与融合。水墨契合江南烟雨朦朦,符合杭州城市气质。
迎宾:院落递进传好客之道
项目总建筑师刘方磊解释峰会主入口,以江南神韵的月亮门和以彰显喜庆气氛的灯笼为灵感来源,把两种元素抽象、融合,以“水墨江南”色调,“泱泱大国”尺度开篇。入口廊道宽45米、长54米、高12米,六对由汉白玉构架“廿”字排列而成,有如两排恭迎贵宾的翩翩君子,传递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礼仪。
迎宾区布置在建筑二层,门口落客平台有7400平方米。参加峰会各代表团团长在这里下车后,踏上红地毯进入1440平方米迎宾大厅,再进入高15.6米、面积990平方米接见大厅。习近平主席在这里与各国首脑握手、合影留念。
升级改造项目室内设计负责人张涛说,接见大厅里处处呈现中国风设计,如四坡屋顶,两侧八根高大立柱上,装饰了窗棂图案,尽显江南特色。迎宾区采取层层递进设计,背后蕴含着中国传统院落式空间体系,传递着中国延续千年好客之道。
会场:四梁八柱寓四平八稳
刘方磊说,正方形主会场位于建筑四层,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体现天圆地方的朴素哲学观。整个会场尽显大国风范。会议厅四角每个角都有两根柱子架着一根梁,四梁八柱每根柱子直径2.2米,高7.5米寓意四平八稳,由四个巨大的“廿”字呼应“廿国共宇”。
抬头观看,屋顶是内圈9米直径3层淡蓝色江南纱灯,薄如蝉翼的轻纱上绘以旖旎的杭州风光,灯光膜表面绘制青花瓷图案。外环是一圈18米直径青花瓷色调薄膜灯,朵朵相环;再往外,108个“流线型紫铜连心斗拱”巧妙地呈三阶叠落,每阶36拱,首尾相扣,代表着团结联动的强大力量。
会议大厅墙面为江南镂空花窗设计,52组花窗内的布艺涵盖了西湖、千岛湖等著名景点,花窗背面进行了吸音功能处理。与花窗连接装饰着20幅东阳木雕壁挂“中华二十景”,每幅作品宽1.8米,高6.45米,雕刻主题为黄山、敦煌莫高窟等享誉中外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会场里最惹眼的是中间大圆桌,直径有22米。脚下青蓝色地毯以牡丹与吉祥图案,呼应“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美景。
宴会厅:穹顶星空藏环保玄机
各国领导人通过主会场两侧扶梯到达五层午宴厅,午宴厅为直径60米球形建筑,设计师通过“宇宙苍穹”装饰手法,突出“仁”的主题。
穹顶正中为直径10米的星空景象,LED营造点点“星光”示意十二星象位置。中环为自然天光照亮室内空间,外环为五圈闭合叠加的水墨山水长卷。
这个厅最巧妙的设计,是放在周边的代表12个月的12根风柱,以仿玉色铝板及纹样,采用中国 “如意”装饰元素。本来是很功能性的风柱,设计师用中国如意元素做了装饰,每根风柱后有两翼屏风,包上布艺,共24块,恰好用24节气图案装饰。与风柱起到结构相互支撑,同时有遮阳与吸音功能。
会后:拼装建材可重复利用
G20峰会建筑不仅对技术条件提出高标准,还须从建筑安全性、环保性、可持性方面采取创新设计。市建院一院二所副所长唐佳说,午宴厅球体结构改造采用了新型结构模拟分析技术,通过大量增加吊点数量分散荷载、运用铝合金及膜结构减轻荷载等方式,解决了安全性问题。
设计师根据不同区域环保要求进行系统分级,空调机组设置复合式空气净化装置,降低室内PM2.5浓度同时还可对空气杀菌消毒,提供安全洁净室内环境。
会场屋顶花园离地面44米,面积达6.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屋顶花园,改造设计体现了环保精神,整个景观水源,来自博览中心屋面雨水收集净化系统,完全不用一滴自来水就可以浇灌整片花园。
新闻中心、安保中心作为临时功能峰会结束后不再使用,设计师在项目原有大空间展厅内进行临时搭建,不对现有建筑造成破坏。全部采用了拼装式建材,主要材料均为会议期间临时租用标准模块现场拼装,会后拆除后可在其他项目继续使用。■企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