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G20峰会主会场 如何10天后转身运营

2016-09-18 08:20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G20峰会主会场10天转身运营

本报记者耿诺

仅用了10天,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就完成了从G20峰会主会场回归展览中心的转身。目前,新的杭州旅游线路围绕着它设计,场馆中的会展合作项目已经排到了3年之后,战略性意向合作项目档期甚至已经排到了2022年。近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团队对G20峰会举办地的设计进行了解密。

水墨中国体现大国风范

G20峰会的主会场并没有选在一个新场馆中,而是在原有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里。要做的,都是改造。和APEC主会场、北京奥运会主场馆不同,G20峰会现场的基调有点“小清新”。

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设计方案以“大国风范,江南特色,杭州元素”为主题,“水墨中国”的设计思想贯穿始终。

“水墨契合江南的烟雨蒙蒙,符合杭州的城市气质。”他说,水墨也象征包容、交流与融合。峰会主会场位于建筑四层,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为45米边长的方正空间,体现“天圆地方”的朴素哲学观。

主场馆室内装饰“四梁八柱”,四个巨大的“廿”字呼应“廿国共宇”的主题。当二十国首脑齐聚会场,室内设计与整体灯光效果立刻营造出庄严壮美却又不失雅致灵动的会场氛围。中央圆形主花灯依次层叠散开,如同天光从中央洒下,外围的筒灯则如星星般散落,颇有自然和谐之美。

最有看头的,是9米直径3层叠级的“江南纱灯”——由三重团圆镶嵌八边形灯心构成,花卉为自由点缀的最具中国风骨的梅花与最具杭州风韵的桂花。外环的环形薄膜灯,衬托其中心主纱灯,朵朵相环,同根同生。

午宴厅穹顶暗藏玄机

午宴厅更是一个闪亮的设计点。在G20峰会时,领导人通过主会场两侧扶梯到达五层的午宴厅。午宴厅为直径60米的球形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通过“宇宙苍穹”的装饰手法,突出“仁”的主题。穹顶正中为星空景象,点点“星光”示意着十二星象的位置。中环为自然天光照亮室内空间,外环为水墨山水长卷。

高科技,都隐藏在这万象星空之中。

“午宴厅球体结构改造采用了新型结构模拟分析技术,成功解决了新增大型吊顶对原球体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这一结构难题。”设计师说。

为什么要有吊顶?除了照明,还有音响方面的考虑。午宴厅高度达到23.5米,相当于七八层楼高,如果不做吊顶,声音会相当分散。

但是,在一个球形屋顶上,增加10吨重的吊顶,也是一大考验。

“为了降低自身重量,我们把球的骨架换成了铝合金,面层也改成了膜结构。”设计师说,每个球形网架吊顶的连接点受力仅30公斤,由于减轻了自重,吊顶瘦身到了3吨以内。

随后,设计师就化身为最高超的编织工,通过不同的点位互相交织着拉起吊顶,让下方各个角度都看不到吊顶的连接方式。

场馆可持续运营成设计关键

在峰会结束后10天的时间里,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就开始承接会议项目,创下了国内重大活动后场馆投入运营的最快纪录。

改造的场馆自然和新建不同。据了解,在高端会议设计中,以日后运营为基本出发点、服务峰会为最高目标展开设计工作的,这还是第一次。

设计师告诉记者,场馆中的新闻中心、安保中心作为临时功能,峰会后将不再使用,设计上除需要保证使用期间的高品质,也需要考虑投入的经济性。在设计中首先选择在项目原有大空间展厅内进行临时搭建,会后拆除不影响展厅继续使用,不对现有建筑造成破坏。

“新闻中心、安保中心里头大多数东西,都是租的。”设计师说,不仅仅是办公桌椅、各种设备,甚至连隔断、墙面,都是租来的。据介绍,租用建材使临建成本降低到了原有的三分之一。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