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8月29日讯 29日,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016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第28期),公布本次抽检的16大类食品、102批次产品的抽检中,检出不合格样品7批次。
公告显示,本次检出的不合格样品7批次,分别是:襄汾县晋润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2批次葵花油中过氧化值超标不合格;大同市城区大明亮食品厂生产的南味油枣中检出日落黄不合格;平遥县大个特产店销售的标称山西省平遥县维义食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长山药粉(高钙无蔗糖)中大肠菌群超标;山西臣丰食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苦荞豌豆糊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太原市金大豆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灌肠中菌落总数超标;临汾平阳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酱香驴肉中镉超标。
据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介绍,本次抽检共涉及糕点、粮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酒类、方便食品、罐头、水产制品、冷冻饮品、蔬菜制品、调味品、蛋制品、食品添加剂、薯类及膨化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16大类。针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责成相关市局及时进行核查处置,采取封存、下架、召回问题产品等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风险,督促企业查找原因,消除隐患。如果消费者在市场上发现被通报的不合格食品,可拔打12331投诉举报。
【相关名词解释】
1.过氧化值
过氧化值表示油脂被氧化的程度,过氧化值越高说明样品被氧化而变质的程度越大。造成过氧化值超标原因可能是企业使用油脂及其他原辅料质量不合格或原辅料、成品贮存条件不当,使油脂氧化加剧导致超标。
2.日落黄
日落黄属于食品添加剂,主要起着色作用,食品中检出超范围使用着色剂日落黄的情况,原因可能是由于企业为增加产品卖相,或者弥补原料品质较低而超范围添加。
3.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超标的原因可能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材受污染,或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或者灭菌不彻底等原因导致。
4.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并非致病菌,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可能原因:一是企业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二是产品的加工原料、包材受污染,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或是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等原因导致。
5.镉
镉属于重金属污染物指标,主要是环境污染带入原料的,说明生产企业对原料把关不严,使用了镉含量超标的原料,也不排除从生产设备迁移入食品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