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企业低缴社保”或根源于基数不合理

2016-08-29 09:24 华西都市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七成企业低缴社保”或根源于基数不合理

日前发布的2016《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显示,受经济下行、成本压力影响,企业社保的合规性在2016年开始停滞不前,甚至在缴费基数合规性上出现大幅下滑。数据显示有74.89%的企业未按照职工工资实际核定,其中36.06%的企业统一按最低基数缴费。而这意味着员工的社保被“降低标准缴纳”,势必影响今后的待遇享受。 (北京青年报)

我国社保费率偏高是公认的事实。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企业经营压力不明显,较高费率对企业缴社保的积极性、合规性影响不大。但在经济下行周期,企业经营压力增加,就会对包括社保在内的各种成本“斤斤计较”,企业缴社保的合规性就会打折扣。从这个角度来说,七成以上企业低缴员工社保也不算很意外,这是今年企业成本压力较大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七成多企业低缴员工社保,不仅是因为费率仍不合理,根源是因为缴费基数不合理。虽然费率有所下降,但由于缴费基数在上涨,就造成社保减负效果打了折扣。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征缴暂行条例》等法律规定,社保缴费以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60%至300%为缴纳基数,由于社会平均工资每年不断上涨,企业缴费基数也跟着上涨。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我国社会平均工资的统计目前没有反映出职工真实收入水平。这是因为,社会平均工资是依据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人员平均工资统计,据说没有纳入低收入人群工资,那么,社会平均工资就是虚高的,自然就会造成社保缴费基数虚高,增加了企业社保负担,影响部分企业缴费合规性。

因此,要想保障员工社保待遇,以及为社保基金筹集合理资金,首先,需要改革社保缴费基数。一种办法是,把低收入人群工资纳入社会平均工资统计,让社会平均工资回归真实。第二种办法是拿工资水平中位数与缴费基数挂钩,因为中位数比平均工资更能反映就业人群实际收入。第三种办法是每个职工社保缴费基数标准与其上一年实际收入挂钩。第三种办法更合理。

其次,需要对企业社保缴费环节进行重点监督。有的企业确实是因为成本压力大没有按规定(即按员工实际工资核定)缴社保,但有的企业却是为了利润少缴费损害职工利益。各地社保主管部门应该对企业缴社保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最好与税务等部门进行联网,以便掌握企业员工实际工资等情况,要对各种不合规行为进行依法处理。只有如此,企业才会重视员工权益。□冯海宁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