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传统中医认为:发病源头都在五脏,想要五脏好就要摸清五脏的规律。五脏之间生克制化,每一脏在功能上有他脏的资助,不致于虚损,又能克制另外的脏器,使其不致于过亢。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气太虚损,则又可由他脏之气补之。所以,预防调养老慢病应该五脏同调。
一天,一位母亲搀着生病的儿子来找葛洪看病,病人是个20多岁的农民,几天来,持续发烧,头痛,精神疲乏,吃不下饭,大便干结,腹胀恶心呕吐。病人母亲说:“他的耳朵发背,身上有少量淡红色的皮疹。”葛洪切脉之后,又看了看他的舌苔,判断是伤寒(就是现在所说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葛洪认为此病是湿温病邪由口鼻而入,主要蕴结脾胃而造成的。现在病邪已侵入心肺,导致五脏受损,采用泻下的方法只是泻去了胃肠里的湿,并不能治疗上半部的邪毒。于是葛洪想到了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道理,这也正符合人体的五脏,即肺肝肾心脾,那么五脏也是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于是葛洪开出五脏同调方,让病人的母亲按方抓药服用。病人服用后,果然一天比一天好,大概七、八天的时间,病人就完全康复了。
(故事中所用方法,请勿尝试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