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危害会遍及全身。糖尿病的危害究竟有哪些危害?如何科学地控“糖”?如何通过饮食调整血糖?8月23日8:00~11:00,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华糖尿病协会举办的“糖尿病爱心互助公益行动”将走进广州,在广联礼堂举办“糖尿病综合防治”专题讲座。
高危因素:热量过度摄入 变“糖人”风险高
严励指出,糖尿病形成两个主要因素:首先是遗传因素,双亲中患有糖尿病尤要注意。其次是生活和环境因素,这个因素尤为关键,热量过度摄入、肥胖、缺少运动均可导致糖尿病。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包括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为糖尿病患者,即有糖尿病家族史,妊娠时有过高血糖的人群,“巨大胎儿”也就是胎儿出生时体重大于4公斤,有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高胰岛素血症患者。 此外,有以下特征的人也容易得糖尿病:长期吸烟人群,工作高度紧张,心理负担重,长期高热量摄入、缺乏运动,肥胖或超重者,尤其是腹型肥胖,年龄大于40岁,年龄越大患糖尿病机会越大,长期使用一些特殊药物如糖质激素、利尿剂,曾被诊断为血糖偏高的人。
严励指出,控制体重、避免肥胖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烹调多采用清蒸、水煮等清淡少油方式。 少吃或忌吃炸、煎、肥肉。三餐按时有规律进食,晚餐宜早不宜晚,晚餐后不宜再进食任何食物。更重要的是要经常运动。
危害
糖尿病危害遍及全身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内分泌内科主任严励教授介绍,调查显示,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糖尿病患者群,也是全世界糖尿病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发病率现已高达9.7%,而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多达1.48亿。
严励指出,糖尿病的危害遍及全身,除了可引发危及生命的酮症酸中毒、可导致截肢的糖尿病足、糖尿病性眼底病等急慢性病变外,还会增加心脑血管、肾脏等的患病风险。此外,肥胖和糖尿病可增加肿瘤的发病风险。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提出:出现糖尿病症状且有以下三者之一,就可以被诊断为糖尿病,它们分别是“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 空腹血糖≥7.0 mmol/l , 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2型糖尿病发病隐蔽早期多无明显症状,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这“三多一少”,还有其他表现,如瘙痒、皮肤干燥、饥饿、视力不清、疲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