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离婚引关注 家族信托能否帮其避免人财两空? (2)

2016-08-16 05:09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再婚前可以设立

家族信托保障合法权益

不过对于像宝宝这样正处于事业巅峰的一线明星而言,最大的资产就是宝宝本身。业内人士建议,王宝强今后如果重新组织家庭,可以“吃一堑长一智”,再婚前设立家族信托,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据说著名的传媒大亨默多克也曾这样“吃一堑长一智”。当年默多克和第二任妻子安娜离婚时,支付了17亿美金的天价分手费。之后默多克通过家族信托等安排,在和邓文迪离婚时支付的分手费就不值一提。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投资顾问李先生表示,家族信托是一个可以解决再婚前的财产规划问题的法律工具,王宝强在再婚前可以把个人财产放入家族信托,信托受益人设为父母和子女。一方面可以通过信托分配为父母和子女提供生活保障,另一方面也避免个人财产因为再婚后的财产混同而变成夫妻共同财产。

区别于其他产品的标准化合约,家族信托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约定各项条款,包括信托期限、收益分配条件、财产处置方式等。如可约定受益人获取收益的条件为:“年满18岁”、“结婚”、“婚姻变故”、“面临法律诉讼”等。

家族信托并非万能

不过,李先生也强调,家族信托并非万能,并非可以随时随地设立,立竿见影。家族信托需要综合考虑委托人及其家族成员的财产、年龄以及婚姻状况等不同因素,在合适的时机建立合理的信托架构。因此,家族信托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的服务,才能够解决高净值人士在婚姻家庭财产问题中的诸多顾虑。

北京东易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桂林律师昨天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中国内地信托制度起步较晚,2001年颁布的《信托法》才正式确立信托的法律关系,但对家族信托并未有更进一步的法律解释。国内已有一些银行和信托公司涉足家族信托业务。但总体来看,内地的家族信托尚在起步阶段,目前其委托管理的资产基本仅限于金融资产。

受当前法律法规和实际操作的限制,股权和不动产目前尚未能囊括其中。或者说,即便可以纳入,税收等成本也非常高,还可能存在权属风险。而且按照中国传统的理念,很难把家族企业全权放手委托家族信托管理机构去经营。不过,许桂林认为,家族信托作为一个舶来品,想要在中国发展到国外的程度,还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接受,这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许桂林还提醒,虽然信托关系受法律保护,但不意味着委托人可以随心所欲。在法律冲突的情况下,按照特别法效力优先普通法的原则,家族信托相关条款可能不受法律保护。比如,家族信托受托的相关财产是非法所得,并追索财产时,家族信托也不是绝对安全的。

本组文/本报记者 程婕 供图/视觉中国

王宝强从艺以来总收入据估计超过1亿

2008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显示,爆红的王宝强年收入为860万元,2009、2010、2013、2014、2015年王宝强的年收入分别为475万、1800万、2400万和2600万元,2011和2012年没有上榜。

家族信托是什么

家族信托是一种信托机构受个人或家族的委托,代为管理、处置家庭财产的财产管理方式,以实现富人的财富规划及传承目标。家族信托将资产的所有权与收益权相分离,富人一旦把资产委托给信托公司打理,该资产的所有权就不再归他本人,但相应的收益依然根据他的意愿收取和分配。富人如果离婚分家产、意外死亡或被人追债,这笔钱都将独立存在,不受影响。相较于其他传承方式,家族信托可以实现财富的灵活传承。

资产门槛5000万元

招行是国内首家推出家族信托业务的银行,其家族信托基金主要针对家庭总资产5亿元以上的客户,资产门槛为5000万元,期限为30-50年(跨代),为不可撤销的信托。

责任编辑:李孟鹏(QN00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