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企改革热点的持续发酵,A股市场的弱势反弹仍在持续。沪深两市股指周三继续小幅回升,成交量小幅增加,但仍处于3819亿元的地量水平,市场人士也仍普遍对后市持较为谨慎的态势,结构性行情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主基调。
从周三市场的走势来看,股指在早盘低开之后出现回升,但在翻红之后涨势开始明显收窄。国企改革再度成为盘中热点,上海、深圳等地国企股出现多只涨停,炒地图行情又再现之势。上证指数最后报收2978.46点,上涨7.18点,涨幅0.24%,成交1591亿元;深成指报收10281.25点,上涨30.70点,涨幅0.30%,成交2228亿元;创业板指数报收2108.31点,下跌4.90点,跌幅0.23%,成交602亿元。
对于这样的走势,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姚立琦等认为,从纯技术上看,上周的阴棒,特别是中小创指的下跌具有较强杀伤力,对市场人气打击比较大。如今要想重新聚集起人气,恐怕短期仍需要反复换手,休息整理。当然,从中期格局看,G20维稳预期,货币政策重新宽松预期仍成为股市阶段性重要支撑,因此下方空间未必很大。对主题投资的监管力度,可能直接决定了盘面的强弱。技术上看2930点是箱体中轨,也是7月向上突破的起点,上周探到2939点基本止跌,周一也是回探2931点获得支撑,说明该点位有较强支撑。但是向上130点是这次行情的高点3069点,向下130点是2800点。所以,目前又陷入上下两难、空间狭小的阶段,预计这里可能仍有反复盘整的要求。
姚立琦等认为,2015年5178点以来的调整趋势尚未结束,主要原因是国内货币政策宽松余地下降,金融去杠杆和加强监管,使得资金驱动型行情短期难以启动。其次,经济增速仍在下滑,上市公司盈利增速亦在下降,业绩驱动型行情也难以出现。因此,股价回归基本面仍是大趋势,考虑到目前市场的中位数市盈率仍在相对高位,未来仍有一定回归的空间。
光大证券策略分析师赵扬则研究发现,A股市场7月估值变动风格分化显着。7月市场先涨后跌,月末最后几个交易日出现了普遍性的下跌行业,全A股估值水平小幅上扬,但以中小创为代表的小型股估值全面回落,而权重蓝筹估值抬升,市场对个股业绩的重视开始显现。
而整体估值分化情况有所收敛。以各估值指标的历史区间来研判,创业板PE均值5个月内首次回落至历史区间上界以下,溢价程度向下调整明显;而蓝筹白马受捧热度提升,沪深300估值中值重新回到历史均值之上。
行业估值水平则涨跌不一。7月行业间估值涨跌不一,整体变动方向与市场风格较为一致;估值提升较大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煤炭、有色、零售、非银、交运等行业,而估值下沉的行业主要集中在TMT、机械、电力等6月表现较好的公司。
赵扬据此认为,结构性机会是年内主线。市场在缺乏系统性机会甚至偏弱态势下,部分行业、主题或者个股阶段性上涨的结构性机会是年内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