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祖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特色治疗方法,广泛运用于风湿疾病,可通过内服汤药及夏季膏方,外用“三伏”穴位贴敷、中药定透、中药涂擦、中药熏蒸、针刺和艾灸等多样化方法治疗。
感受风寒、外伤,长期慢性肌肉劳损以及局部关节肌肉发凉,遇风受寒加重的关节肿痛、肢体麻木;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肩周炎以及妇女产后身痛等现代风湿病都可以进行冬病夏治。
《素问.痹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中国保健协会理事孙本新老师介绍,五脏功能的下降导致正气不足,皮肤肌肉不紧实,内外不固。脾湿重,寒邪重,关节肿胀;肾虚,不能养骨,骨不正,风寒湿邪趁虚而入,关节僵硬不能动,而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肢体,更导致寒邪在体内四处撒野;肝主筋,肝功能下降,肝血不足,不养筋,容易痉挛,最后在寒邪的侵犯下屈身无力,所以应采取五脏通调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在中医指导下,可以服用些过岗龙、黑老虎根、老鸦嘴、首乌藤,配以温姜、肉桂叶、土甘草等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