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低油价的阴霾散去,这场石油大战却没有出现最后的赢家。虽然以沙特为代表的传统产油国重挫了美国页岩油竞争对手,但也严重地打击了全球石油市场。油价上行,美国页岩油生产商重振旗鼓,供大于求的基本局面长期难改,高油价时代似乎真的一去不返了。
“50美元”的代价
从跌破30美元/桶到如今稳定在50美元/桶,两年石油大战的阴霾终于渐渐退去。国际能源署(IEA)本月早些时候发布最新研究称,当前的油价推高了中东产油份额,低成本生产使中东保持全球石油市场的核心地位。数据显示,中东地区的石油供应已达到历史高位超3100万桶/日,占全球石油供应的35%,是自197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IEA在上周发布的月报中称,6月OPEC原油产量攀升至八年高点达3321万桶/日,其中沙特产量接近纪录高位达1045万桶/日,同时美国原油产量有所下滑。
此消彼长,传统产油国对页岩油的打压不无效果。数据显示,自去年4月达到每天970万桶的峰值以来,美国石油产量已经持续下降到不到每天900万桶,机构预计今年底之前还将持续下降。美国能源信息署最新发布的报告称,2017年美国原油产量将从2015年的每日940万桶下降至每日860万桶。目前油价到50美元的反弹力度,虽然会让石油行业的亏损境况有所好转,但还不足以扭转困境。
在这场势均力敌的战争里,虽然沙特阿拉伯成功保住了自己全球石油市场份额,但也以摊薄的利润为巨大代价。为不损害本国财政和社会稳定,沙特加紧步伐在石油产业以外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实现投资的多元化。也做出了包括大手笔投资Uber的大规模尝试,但不得不承认目前其财政收入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仍然相当高。
页岩油重振旗鼓
自今年1月以来,石油价格已经上涨超过50%,这对于美国的页岩油生产商来说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美国的页岩油生产商也重新转回美国本土的开采项目。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说:“低油价对页岩油只是短期打压,造成相关投资减少技术进步受阻,而一旦油价反弹,美国页岩油很快就会复产,迅速投入石油市场。”
路透的数据显示,在美国石油产量最丰富地区,贝肯、二叠纪盆地,新油井产量下滑已经开始减缓,这意味着生产商挖掘新油井来维持产量的压力会得到缓解,因此资金的需求也将会舒缓。钻油平台的数量也自今年5月开始上涨,如果石油价格能够稳定在50美元/桶的水平,预测新的钻油平台的数量将会继续增长。
融资问题一直是美国页岩油市场的心头大患。目前,美国独立能源公司的债券销售数量跌至近十年的最低水平,并且市场对于向新能源项目投入更多的资金诚惶诚恐。尽管在更高油价水平的预期下,这些项目有着很可观的前景。
但是融资问题也带来了新的商业转变思路。自油价下跌以来,许多石油巨头,例如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都重新审阅了在海外或是极圈内的石油项目,将目光重新转向在美国本土更便宜更便利的开采项目。另外,据挪威能源咨询公司RystadEnergy的预测,相比较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美国的可开采石油储备更多。
油价还会涨吗
急于回归市场,似乎又是一场新石油战的开始。有专家指出,美国页岩油是石油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它的机动生产对市场有较大影响。
不同于其他常规油气从发现到开采需要几年时间,页岩油的开发建设周期较短,只需半年或几个月,所以对油价反应非常灵敏。页岩油这个特点决定了油价一涨产量立刻会提升,从而对油价形成打压,所以油价不可能一下子攀升很高。50美元左右是美国页岩油整体的盈亏平衡点,当然个案会有差异,目前来看油价也不可能跌得太低。
在林伯强看来,年底前油价可能会小幅上涨至60美元/桶。这是由于低油价的时间越长,石油供给萎缩将越发加剧,毕竟石油企业不可能持久地赔本做买卖,因此供需回到新平衡点的可能性也越大。持续低位徘徊的油价会打压非常规石油的生存空间,页岩油是石油最直接的替代。根据一些机构预计,进一步激发大规模开采美国页岩油的动力可能需要油价在每桶70美元左右。
受土耳其未遂军事政变影响,市场加剧了对地区稳定性和运输线路的担忧,国际油价近期借力上涨,不过,高油价时代基本一去不返已成为业内共识。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姜英梅对北京商报记者说:“由于世界经济复苏情况并不理想,供大于求的局面长期难改,因此国际油价会在30-70美元/桶波动,不会出现太高的涨幅。”北京商报记者陶凤/文李烝/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