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思路未必适用买楼

2016-07-16 11:17 羊城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炒股思路未必适用买楼

主人公:古先生 年龄:三十多岁 职业:企业中层古先生是典型的“理科男”,业余时间喜欢炒股,且炒股时善于利用数据分析来决定买卖时机。虽然未必能时时把握最佳“地板价”购买,但对数字较为精准的把握,让他躲过了几次大跌的危机。由于几次出货时机都把握得不错,加上他姓古,朋友就给他起了一个“小股神”称号。

前段时间,股市行情不好,古先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处于空仓状态,有不少资金闲置,看到旁边不少朋友都在楼市有所斩获,静极思动,它打算涉足楼市。“住宅市场有较多自住需求,看不懂,所以我选择商用物业,毕竟,它和股市一样,都属于投资,因此,在我看来,商用物业于我而言更合适。”

古先生将自己多年来炒股经验用于炒楼,他发现,虽然有很多炒股经验适用于楼市,但也有很多地方完全不合适。

比如“板块轮涨”概念就让他吃了点小亏。之前,他看中一间二手商铺,理由很简单——价格便宜。购买前他比较过周边几间二手商铺,发现它们几个月前都有涨价,“而且就在我要买商铺的四周,整个板块都涨过了,这回总该轮到我这里了吧?

为求稳妥,当时他还认真起过这间商铺的底——如有没有发生过凶案或离奇事件,有没有工程质量问题……经过反复调查,都没有什么问题。“价格不高,可能只是因为业主急售,没有将价格上调而已。”

没想到,实际情况却和他想象不一样,虽然大势上涨,这间铺的价格也在涨,不过,涨幅始终比周边商铺差了一大截,连租金也比周边商铺差很多。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请教相熟的地产经纪,原来,他买的这铺由于消防条件所限,不能做饮食,而这一片就数饮食铺最受欢迎,自己商铺的租金和售价涨幅自然就比别的商铺差很远。

“总体来说,股票市场同一个板块股票的差异性比较容易通过年报等各种数据分析其中的不同,但商用就很不一样,即使是相邻的商铺。都有可能因为离主干道距离差一点点而走出独立行情。”古先生事后总结道:“经验主义会害人。”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作者:梁栋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