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e观察]警惕!手机卡被补办致17万被盗

2016-07-11 08:3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综合报道 手机卡被补办致17万被盗、千万别下载“公安部”手机APP、警惕打着“微商”名义搞网络传销……千龙网经济频道小编提醒您,还有这些事儿需要警惕:

手机卡被补办致17万被盗

“没想到被我弃用多年的微博会以这种方式启用。”这句颇显感慨却含无奈的话语,出自一位普通的中国移动用户之口,他的名字叫李聪。今年1月,李聪招商银行卡里的17万元现金被犯罪嫌疑人通过网上银行转账的方式盗刷。

对于自己的这一遭遇,李聪认为与中国移动公司业务员未尽到应有的审核义务、错误地为犯罪嫌疑人补办了手机卡存在很大关系。3月,李聪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其承担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因过错而给自己带来的全部经济损失。

然而,诉讼的结果却是令人遗憾的。“法院在6月23日下达了民事裁定书,裁定驳回起诉。”谈到维权的进展,李聪感觉“心塞”。6月26日,在维权遇阻后,李聪最终选择在微博上公开这一事实,其中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悲惨遭遇。“公开此事一方面也是希望给他们(北京移动)一点压力,另一方面也是想给大家提个醒。”李聪坦言。

蚊虫密度将达高峰

记者从北京市疾控中心获悉,随着夏季的来临,气温逐渐升高,蚊虫密度将不断上升。根据疾控中心往年监测结果,7月下旬至8月上旬北京市蚊虫密度将达到高峰。

今年6月下旬,市疾控中心对全市73个监测点进行了成蚊密度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全市成蚊平均密度(2.08只/灯•小时)比上一旬升高了32.50%,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0.64%。白纹伊蚊占捕获蚊虫总数的3.1%,与往年相比,白纹伊蚊占比未见明显升高。

千万别下载“公安部”手机APP

公安部刑侦局提醒:冒充公检法实施电信诈骗犯罪再次升级!

近来,厦门警方发现,有诈骗分子假冒公安机关办案人员,要手机用户下载所谓“公安部案件查询系统”手机APP,诱骗手机用户在此软件内输入个人及银行卡信息等,瞬间转走银行卡内资金。

6月27日,厦门的刘女士点开链接,用手机下载安装一款名为“公安部案件查询系统”的APP。

在“公安部案件查询系统”的App里,刘女士点击“经济犯罪档案查询系统”,输入“警官”给的案件号后,登记有她个人照片和信息的《检察院冻结管收执行命令》页面跳了出来。

刘女士继续打开“公安部案件查询系统”APP里的“账户自清系统”,按照提示内容,将自己银行卡信息填写完毕后并提交。

刘女士在酒店一直等待“警方”的回复,直到晚上再没人和她联系,刘女士用手机银行查询自己银行卡信息后,发现银行卡里的33万已被转走,她这才发现被骗,随后报警。

接到报警后,厦门市反诈骗中心立即启动紧急止付程序,查到汇出的33万元流入工商银行和兴业银行下级的11个账户。止付专员立即联系相关银行,最终,在第四级的工行账户成功止付15万元,在第六级的兴业银行账户成功止付18万元。最后,刘女士被骗走的33万元被全部紧急止付成功。

警惕打着“微商”名义搞网络传销

为加强网络传销打击力度,工商总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工商、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做好查处网络传销工作。

为加强网络传销打击力度,工商总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工商、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做好查处网络传销工作。

网络传销因其主体和标的虚拟性、行为跨地域性等特点,与传统传销相比更具隐蔽性、欺骗性和社会危害性。网络传销案件往往蔓延速度快、涉及人员多、波及地域广、涉案金额大,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本文综合自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经济日报、北京晨报、北京晚报、北京日报、京华时报等)

 

【相关阅读】

 

[钱事京声]首条老年维权热线开通了 上周北京还有哪些便民政策出台?

 

首条老年维权热线开通了、北京市将统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未来五年出门10分钟就可乘地铁......上周北京有这些便民政策出台......

责任编辑:宗晓丽(QF00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