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降转升 6月外汇储备增加134亿美元

2016-07-08 09:44 财新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由降转升 6月外汇储备增加134亿美元

境外长期机构投资者可能进入外汇市场购入了人民币,带来外储增加;储备投资收益也可能引起外储增加

【财新网】(记者 李雨谦)在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之下,中国外汇储备再度出现回升。

7月7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6月外汇储备增加134.6亿美元,至3.2052万亿美元,单月增幅创下2015年4月以来最大规模。

中国外汇储备自2014年6月达到3.99万亿美元峰值后,至今仅有5个月实现正增长,其余皆为下降,2015年12月在美联储加息冲击下创纪录下降1079亿美元。

今年2月中国外汇储备32023亿美元,环比下降286亿美元;1月外汇储备曾下降994亿美元。之后的3月和4月曾连续两个月增加,分别增加了102.51亿美元和70.86亿美元;5月外汇储备再度减少279.6亿美元。

6月,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人民币汇率“价”和跨境资本流动“量”背离的现象。6月美元兑人民币贬值0.9%,人民币汇率指数贬值2.7%,外汇储备不跌反增,改变之前同向变化的关系。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这表明外汇市场在自求平衡,汇率在发挥其调节作用,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度下降。

他分析称,6月外汇储备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外汇市场和汇率的自发调整作用显现,央行干预外汇市场必要性降低。二是从一些领先指标看,“英国脱欧”事件对国内外汇市场的冲击尚未充分体现。三是,境外长期机构投资者可能出于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需要进入外汇市场购入了人民币,带来外储增加。

同时,汇率计值因素贡献100亿美元左右。6月日元升值6.7%,欧元兑美元贬值0.2%,多币种结构的外汇储备中非美元货币汇兑折算因素为6月外储正贡献约100亿美元。

此外,储备投资收益带来外储增加。外汇储备大部分是债券投资,过去经验来看,半年末、年末可能会有一部分投资收入。

谢亚轩认为,需要重视境外机构投资者配置人民币的力量,该因素有望在下半年不断发酵。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以及外汇和债券市场开放政策的推进,将带来国外长期投资者增加人民币资产配置需求,对中国外汇市场和债券市场都将产生显著的影响。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短期来看,一方面英国脱欧已成定局,但其溢出效应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脱欧带来全球经济放缓的可能性,使全球风险偏好依旧偏低,新兴市场货币的压力仍较大。

但另一方面,脱欧也进一步降低了7月美联储加息的概率。若本月确如我们预期的不加息,将有利于缓解人民币汇率的压力,对外储也将起到进一步的支撑作用。

 

责任编辑:张博(QF0005)  作者:李雨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