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不必过勤 下力太猛或造成耳聋

2016-06-28 19:50 南方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掏耳朵不必过勤

耳垢看起来虽然恶心,但它实际上能保护我们的耳孔,不光能阻止灰尘及其他污物进入耳膜,同时还能提供额外的抗菌和润滑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即使不掏,耳垢也会慢慢掉出来,比如在你咀嚼、跑跳等活动时,耳垢都会自行脱落并排出。

碰到耳朵不舒服,譬如游泳后,耳朵进水发痒的时候,最好不要掏耳朵,可以采用按摩对耳屏或侧着头单脚跳的方式缓解不适。

如果天生耳垢比较多,或者出现了耳垢堵住耳道的情况,可以上医院处理,由耳鼻喉科医生在额镜直视的情况下,用专业的工具将耳垢取出。

掏耳朵的次数越多,释放出来的组织胺也就越多,从而刺激耳朵并导致发炎。另外,由于耳垢具有润滑作用,因此耳朵要是掏得太过干净,就会让整个耳朵变得干燥,皮肤太干的后果就是痒痒痒,然后又忍不住要拿起工具掏掏掏。挖耳朵的次数太多,可能刺激耳道皮肤而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虽然乳头状瘤属于良性肿瘤,但手术切除后极易复发,多次复发极有可能转变为恶性肿瘤。

此外,外耳道皮肤非常脆弱敏感,和软骨膜连接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若用力不当就会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从而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有的人掏耳朵用力过猛甚至可能把鼓膜掏穿。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厚度仅0.1毫米,如果掏耳朵下力太猛,很容易将鼓膜刺伤甚至穿孔,严重的会造成耳聋。王彪 郑海燕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