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起来,有一口整齐的牙齿,既能增加一个人的自信,也说明身体健康。步入老年,牙齿的整体情况和其他器官一样,结构和功能趋向衰老。老掉牙正常吗?是自然的衰老过程吗?牙科医生说,不!
老掉牙的主因是牙周病
“牙齿需要定期检查,定期‘保养’,而不是等到牙掉了还误以为是自然衰老。”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病科副主任医师张立说,一个人即使感觉自己的牙齿特别健康,每年也应该到口腔科做一次检查,如果口腔健康状况出现问题,可以早期治疗。
“认为老掉牙是正常现象的,其实是错误的认识。”张立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确实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有的牙齿会有磨耗,有的牙齿出现裂痕,牙支持组织,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牙槽骨会稍微有点损失。但是这些“增龄性”变化不会导致老年人出现“老掉牙”的情况,导致“老掉牙”的主要原因是牙周疾病。
张立说,牙周问题其实早就有信号,但牙周疾病的信号往往不像龋病那么明显。“龋齿的特点是疼,即使不到疼的程度,也会在齿面有破损,患者至少会知道牙齿上有个洞。”牙周问题则是“无声”的,有些人的症状就是牙龈出血,或者牙龈一过性肿痛等,多数人都不理会,觉得过段时间就好了。实际上,出现牙龈出血或者牙龈肿痛等情况时,牙支持组织已经遭到破坏。此外,牙周疾病对牙支持组织的破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可逆。“一旦骨头出现破坏,想让它长回到原来的状态,难度可想而知。”张立说,牙龈出血后一定要去看医生;牙齿没有任何问题,每年也要去口腔科做一次例行检查。“只要注意保护牙齿,‘老掉牙’是可以避免的。”
牙齿不好影响全身健康状况
一口漂亮整齐的牙齿是健康的表现。张立说,每一颗牙都有自己的作用,具备特殊的功能。牙齿缺失后,整个口腔的平衡就会被打乱,若不及时修复,常会导致缺牙间隙附近的余留牙出现倾斜、移位,缺牙间隙逐渐缩小,对颌牙伸长,局部咬合关系紊乱,咀嚼功能下降,食物嵌塞,龋病,牙周损伤等问题。牙齿的缺失还会影响口腔的发音功能。牙齿与舌、唇、颊肌相互配合,控制着气流经过口腔的路线和流量,从而发出不同的声音。掉一两颗牙齿,对发音影响不大,可缺得多了,特别是前牙缺失或全部牙齿缺失时,说话既费力又不清楚。牙齿全部缺失后,上、下颌骨间失去了支持,将会逐渐蜕变、萎缩,造成下巴的长度变短,面颊部和周围肌肉松弛,面部变形及皱纹增多,人看起来要比同龄人更老。
其实,牙齿的健康对身体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还会影响全身的功能。有研究表明,牙齿健康状态下咀嚼时的肌肉运动,可使脑回流血量增多,以促进脑部活化程度,可减少老年痴呆症发生的几率。此外,牙周病与许多全身疾病的致病细菌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因此牙周情况不好的时候,糖尿病、高血压、心肌梗塞、脑血管病和血液性疾病等全身性疾病好发。
张立说,她在门诊经常能遇到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在出现牙周问题时,往往血糖控制得不顺利;一旦牙周疾病好了,血糖控制得相对比较好,这是因为牙周疾病与糖尿病之间存在着“恶性循环”。有研究表明,如果老年人定期接受牙周病治疗,他们的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降低。
“老掉牙的背后不是自然衰老,而是种种健康隐患。”张立特别提醒早老阶段的老年人和中青年人,要保护好口腔健康,特别要关注牙周疾病,“如果你今年40岁就开始掉牙,就更要重视牙齿的健康,尽快进行专业的牙科治疗,并坚持像定期保养汽车一样定期去看牙医。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