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专家:谢志伟(内蒙古收藏家协会会员)
委托人:苗女士
这是我父亲当年在陕西工作时无意中保留下来的两张肉票,但它们又跟票证收藏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六七十年代肉票有很多不同。和普通肉票相比,这两张的发行时间要晚很多,1991年发行,肉票上也不像常规一样标明肉的种类、斤两,而是注明了价格。父亲说当年拿这种肉票可以不用花钱换到肉,票上的价格就是相应的钱数。我想请教一下专家,这种票面上直接标明金额、发行又这么晚的肉票有没有收藏价值呢?
专家鉴评:大家都知道,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买东西要依靠票证,光有钱也不行。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农副产品经营市场放开,大量农副产品进城销售,这种有价肉票出现了。当时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又不增加城市居民的经济负担,将肉类食品涨价部分由地方政府以资金补贴的形式直接发给城市居民。为了让此资金投放农副产品销售市场,刺激农副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便将此资金制成等额肉食品票证发放给城市居民。城市居民凭此票即可直接买肉,无须自己付钱。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上国家对城市居民收入的调整,有价肉票发行几年后就不再印发。有价肉票做为一种比较少见的肉票具有一定收藏价值,但是这类藏品的单价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