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投结果为脱离欧盟,卡梅伦辞职。6月24日的全球资本市场因英国脱欧发生剧烈动荡。
从逻辑上来看,退欧首先影响到的是汇率市场,美元兑英镑一度暴涨10%,受此影响,美元指数大涨3.14%。随后震荡波通过美元传递到各大宗商品市场,原油暴跌4.69%,伦铜暴跌3.89%,甚至连前期走强的农产品也走出疲态。而唯独具有避险属性的贵金属则逆市上扬,国内黄金期货一度触及涨停。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重要商品在周五夜间收复大部分失地,如铜尾盘跌幅从3.89%收窄至1.6%,这可能也预示着未来商品大幅走弱的概率不大。
上海璨龙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顾问陈逸群近日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大宗商品中长期的牛市格局并没有改变。宏观面来看,负利率、货币超发,是通胀的刺激因素;印度的经济快速增长,20万亿美元的投资规划,是大宗商品新的巨量需求来源;还有各国的巨额债务,化解的不二法门也是通胀。今年各国的通胀目标都可能达到。大宗商品温和上涨符合各国货币当局的利益。
一位市场人士分析也持相同观点:“脱欧属于短期突发性事件,不能长期左右大宗商品的基本逻辑。”他提醒投资者别忘记今年夏天天气不好,通胀动能还没完全消退。目前的调整只是受美元走强影响,并不能长期影响商品价格走势。
事实上公投后还将有漫长的谈判过程,两年内需要和欧盟重新商议贸易、投资、移民等协议,不排除政治和经济动荡可能引发第二次公投,令英国最终仍然留在欧盟,但概率较小。
英国与欧盟脱离后,二者间的贸易关系将不再是类似国内贸易的状况,未来贸易关系需重新谈判,这将对加重全球贸易不景气的局面,让大宗商品市场承受较大压力。
陈逸群认为,因英国GDP仅及中国的1/3,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占较大比重,属于偏内向型经济体,因此脱欧的影响从长期看更主要是带来国内经济紧缩。长期看,大宗商品的牛市局面已经显现,受这次公投的影响只是一到两月的时间。
不过陈逸群也表示,从短期来看,英国脱欧与全球化融合的历史大趋势违背,对经济的确是有短期的利空。大宗商品因而可能延续盘整,在近期甚至会加剧调整。
而从周五夜盘走势来看,明显走弱的品种主要是原油、豆类,相对而言金属表现较为强势。
申万期货研究所高级宏观分析师汪洋认为,大宗商品价格承压。其中国际油价跌幅较大,对国内化工品有拖累。不过,短期国内化工品基本面变化不大,价格下探后可能会有反复。对于黑色品种而言,主要影响还是需要大量进口的铁矿石,对于螺纹钢等品种而言,国内的供求对其影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