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小心心情发霉 医生建议:出去走走或旅游

2016-06-22 19:03 钱江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梅雨季,小心心情发霉

不想上班;一下雨就不高兴;不是胸闷就是心塞,连大姨妈都不来了……

最近,余姚的陈小姐很闹心,身体总是说不出原因的不舒服,检查一下却又没什么问题。梅雨季以来,这种状态已经困扰她很久,甚至影响到了工作和生活

昨天,余姚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身障碍科的吴旭东医生说,陈小姐这样的情况,都是梅雨惹的祸。如果不注意调节,有可能会发展成抑郁或者焦虑症。而类似病历,每礼拜他都能遇到三四个。

情绪低落

一下雨就想发脾气

“最近几天,我看到外面总是湿漉漉的,心情很烦躁,遇到一点小事就想发脾气,不想去上班。”陈小姐是一家企业的白领,平时工作压力大,最近一直下雨,更加剧了她的心理烦躁,她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

看她情绪越来越低落,却找不出问题来,眼看着一点小事就能发大脾气,身体还老说这里痛那里不舒服。家里人也很担心。

因为一直找不到自己不爽的原因,陈小姐到市三院心身障碍科门诊,向医生进行心理咨询。

“进入梅雨季节后,空气湿度较大,气压较低,雨水不断,人的情绪波动在阴雨天会比较大。”吴旭东介绍,梅雨季节很难见到阳光,人的户外活动减少,一般人会出现憋闷、心烦、情绪低落的情况,这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无需有很大的压力。

心情发霉的病人

一周有二三十位

“像陈小姐这样,是因为自身压力加上梅雨天气作怪,情绪出现了波动,是正常的,不能说她得了抑郁症,只能说她处在一种抑郁的状态。”吴旭东说,长时间处于这样的天气情况,敏感的人群就会出现植物神经功能亢进的情况,引发人体心理、生理的不适感。

入梅以来,到余姚市三院心理门诊寻求心理帮助的人比平时增加了15%。

但像陈小姐这样的病例不需要吃药,主要是做好自身的一个心理疏导。注意按时休息,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吴旭东说,进入梅雨季节以来,他每礼拜坐诊半天,基本上都会遇到这样“心情发霉”的病例,而由此引发的更严重的情况也不少,“一个礼拜大概二三十个病人总有的,这种轻微的心理不适感如果不注意任其发展,很有可能就会引发焦虑、抑郁等严重的心理疾病。”

责任编辑:傅昱佳(QF00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