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随着英国“退欧公投”进入冲刺阶段,全球外汇市场波动明显增加,多国央行为保卫本国货币已开启“防御模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周以来人民币波动较之前明显收窄,市场对于人民币回归稳定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官方微博“央行微播”发布消息称,随着外汇市场对外开放的发展,商业银行对境内外外汇市场进一步融合的需求增强,为提高外汇市场双向开放水平,近日人民银行召开会议研究了商业银行有序参与离岸外汇市场的问题。
业内普遍预期,央行未来或将允许境内商业银行参与离岸外汇市场这一举动,有利于收窄在岸与离岸市场汇差,增加商业银行参与离岸市场机会,减少套利空间等。
ING Groep NV亚洲研究主管蒂姆•康顿(Tim Condo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央行此举意味着其已经对稳定在岸人民币汇率有足够信心,相信一旦允许境内商业银行参与离岸市场交易,不会出现资本流动的情况。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央行微博“透露”或将允许境内商业银行参与离岸外汇市场,与1月份人民币“夜盘”启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今年1月4日,央行正式启动了银行间外汇市场“夜盘”,从此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系统每日运行时间延长至北京时间23:30,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及浮动幅度、做市商报价等市场管理制度适用时间相应延长。
央行当时公开表示,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可兑换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加快国内外汇市场发展、特别是推动市场对外开放的需求日益上升。“此次延长外汇交易时间和进一步引入合格境外主体,主要着眼于丰富境内外汇市场的参与主体、拓宽境内外市场主体的交易渠道,促进形成境内外一致的人民币汇率,这是深化外汇市场发展的改革举措。”
某银行间外汇市场相关人士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延长交易时段可以让更多国外机构参与进来,是人民币向国际化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当人民币存在贬值预期时,减少内外盘套利交易的典型手段,可以强化在岸人民币的主导地位,有利于汇率市场化稳步推进。”
从未来商业银行参与离岸外汇市场准备工作来看,汇丰外汇策略师王菊分析称,一方面央行需要给境内商业银行授予相应的离岸人民币交易额度,该额度可从现有的在岸额度中划出,也可单独授予;另一方面,部分资本项目管理政策可能需要修改,以允许境内机构在离岸市场代客交易。
澳大利亚国家银行市场策略主管Christy Tan则注意到,此次央行在微博中提到的“商业银行有序参与离岸外汇市场”中,“有序”二字为关键。“这暗示了此次中国央行政策宽松可能暂时只覆盖经常账户交易,允许在岸商业银行成为离岸汇市玩家,或将加速离岸在岸汇差的收敛。”
自去年8月11日“新汇改”以来,人民币在岸与离岸汇率曾一度扩大至1200个基点,吸引套利盘趁机做空人民币,不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在今年初那轮人民币贬值预期中,离岸人民币与在岸人民币汇差扩大至1200个基点。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当时曾发表评论称,作为一个国际货币,在岸与离岸价差如果长期保持在较宽水平,这对于加入SDR之后的人民币来说,无疑是一种尴尬。
“如果不干预离岸市场,离岸人民币可能成为‘断线的风筝’,并成为全球市场看待中国的情绪风向标。”周浩认为,如果对离岸人民币市场坐视不管,可能会出现的结局是,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出现如A股和H股一般的尴尬局面——即使“沪港通”存在,市场也因为套利机制的不完善而无力弥补两地的价差。
眼下,市场已经可以灵活应对“人民币双向波动”这一新常态,加之央行与市场保持积极的沟通机制,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人民币不具有贬值基础”,使得市场对于人民币贬值预期出现明显改善。
5月20日,国家外管局公布5月结售汇数据显示,5月银行结售汇逆差继续收窄,同时银行代客远期净结汇86亿元人民币,成为自2014年12月以来首次月度远期净结汇。业内人士分析称,这表明随着资本外流压力缓解,银行客户对人民币前景已转向乐观。
“相比今年初,人民币前景现在更加光明了,”瑞穗实业银行驻香港外汇策略师Ken Cheung认为,随着强势美元失去上行动能,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后,将会有更多资金流入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