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北京大学生创业资金依靠自筹

2016-06-16 09:13 北京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6月15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针对全市大学生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抽样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55.2万元,吸纳从业人员407人,总体发展态势平稳,而“先照后证”等商事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也对大学生创业起到了促进作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超过八成的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来自于自有资金或亲朋资助,业内认为,这表明创业的融资渠道依然不畅。

从实地调研结果看,97家大学生创业企业拥有资产1.2亿元,大众创业虽如火如荼,但隐忧仍存。调查显示,全市大学生创业初始资金总体规模较小,超六成初始投资金额在20万元以下。而从资金来源看,启动资金主要集中在自有资金和亲朋好友资助,选择这两项的被访者比重合计超过80%,分别为54.4%和26.3%。

在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朱希铎看来,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源,是目前面向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渠道仍不够畅通。“在发达国家,不少企业在初创期都能获得一定数额的天使投资,以度过最艰难的阶段”,朱希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我国虽然也有所谓天使投资公司,但本质上实行的是风险投资模式,对股权、回报乃至退出机制要求极高,部分还需要企业出示财务报表或业绩证明,多数初创企业都达不到要求。”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

猜你喜欢